1.形态、结构、复制与变异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为球形颗粒,核心为两条单股RNA构成的双体结构,并含有反转录酶等(2007)。gp120是病毒体与宿主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的部位。
2.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感染过程与致病机制 HIV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传染源是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选择性地侵犯带有CD4分子的细胞,主要有T4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细胞表面CD4分子是HIV受体,通过HIV囊膜蛋白gp120与细胞膜上CD4结合后由gp41介导使病毒穿入易感细胞内,造成细胞破坏。
HIV感染和致病的主要特点是病毒选择性地侵犯表达CD4分子的细胞,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
3.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类是检测抗体,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ELISA、RIA、IFA);另一类是检测病毒及其组分。ELISA法查HIV抗体初筛,阳性者用免疫印迹(WB)确认。
4.防治原则 ①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认识本病传染源、传播方式及悲惨结局;②建立HIV感染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监测系统,掌握流行动态。对高危人群实行监测,严格管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及HIV感染者;③对供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测,确保输血和血液制品安全;④禁止共用注射器、针头、牙刷等;⑤提倡安全性生活;⑥HIV抗体阳性的妇女应避免怀孕或母乳喂养;⑦加强国境检疫,防止本病传入。
5.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蛋白酶抑制药以及以gp41为作用靶点的融合抑制药,为防止耐药性的产生,目前治疗多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称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历年考点串讲
近十年共考1题。反转录病毒的出题重点在HIV的结构特点、致病机制,常考的细节有:
人免疫缺陷病毒RNA反转录gp120HIV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