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免疫系统针对感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等)诱导的旨在清除病原体的免疫应答称为抗感染免疫。感染性病原体因其寄生的部位分为胞内感染病原体和胞外感染性病原体。
二、机制
1.抗感染固有免疫
(1)针对细胞外病原体:主要依赖补体、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首先,补体系统可通过替代、MBL途径裂解细菌,C3a、C5a片段可调理吞噬细胞杀菌,C3a/C5a或巨噬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可趋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到达感染部位吞噬杀菌。
(2)针对细胞内病原体:病毒通常在感染细菌3~5d达到复制高峰,在感染早期,固有免疫发挥重要的抗病毒复制作用。组织细胞分泌的IFNα/β可迅速激活邻近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有效抑制病毒转录复制。NK细胞具有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同时分泌IFN-γ以激活邻近的巨噬细胞,上调其抗原提呈功能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
2.抗感染适应性免疫
(1)针对细胞外病原体:胞外病原体主要为细菌。体液免疫是对抗胞外病原体的主要保护性特异性免疫应答。
(2)针对细胞内病原体:胞内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胞内感染性细菌和疟原虫等。抗病毒免疫包括抗病毒固有免疫和抗病毒适应性免疫。前者主要效应分子为IFN-α/β、IFN-γ、NK细胞等;后者主要效应分子为DC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抗胞内菌感染免疫主要是Th1细胞活化后激活CTL细胞诱导的免疫应答。
三、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1.宿主机制 免疫抑制包括抵御吞噬细胞的吞噬杀菌、杀病毒功能,干扰宿主的抗原递呈,干扰抗感染细胞因子、补体功能,直接杀伤免疫细胞。
2.病原体机制 ①抗原性的变化:许多病毒和细菌在复制过程中经常以较高频率突变,导致病原体抗原不断变异,或者丢失关键T、B细胞表位,逃避免疫识别。②持续性感染:HBV通过典型的持续性感染逃避免疫攻击,具体机制相当复杂。
历年考点串讲
抗感染免疫为新增内容。其中抗感染的效应机制和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是考试的重点。可能考的细节有:
1.体液免疫是对抗胞外病原体的主要保护性特异性免疫应答。
2.清除胞内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
3.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