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务工作人员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

医务工作人员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患关系既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历史关系。医患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给人们的以及人们对其性质的认定是不一样的。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医患关系模式。患者有权要求医师为其保守医疗秘密,但当患者的这一权利对他人或社会可能产生危害时,医师的干涉权或他的社会责任可以超越患者的这种权利要求。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道德近十年共考14题,其中医患关系伦理9题,医务人员关系伦理5题。

一、医患关系伦理

1.医患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结成的特定的医疗人际关系。

(2)特点: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福克斯认为,医患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有相似性,他们将医患关系的特点归纳为四点:支持、宽容、巧妙地利用奖励和拒绝互惠。医患关系既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历史关系。医患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给人们的以及人们对其性质的认定是不一样的。

2.医患关系的性质 ①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②医患关系是信托关系(2000、2002、2005)。

3.医患关系模式

(1)主动-被动模式:也可称为支配-服从模式。在这类模式中,医师处于主动或支配地位,病人完全是被动的。一般地说,对于昏迷、手术、婴幼儿或精神病患者适用于这一模式(2007)。

(2)指导-合作模式:该模式中的病人有一定意志要求,需要医师帮助,并愿意合作。他们常常把医师置于权威性位置,医师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防治过程中使用自己的权威,发挥其指导作用。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医患关系模式。主要适用于急性疾病和外科手术恢复期(2001)。

(3)共同参与模式:这类模式以平等关系为基础,医师和病人都有治好疾病的共同愿望。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积极性,相互支持,相互协同配合,共同和疾病作斗争(2007)。这种模式是比较正确的医患关系模式,它不但适用于慢性病、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也适用于其他疾病(2002)。

4.医患关系双方的道德权利和义务 医患关系中患者的道德权利(2003):①基本的医疗权。②知情同意权和知情选择权。③保护隐私权。患者有权要求医师为其保守医疗秘密,但当患者的这一权利对他人或社会可能产生危害时,医师的干涉权或他的社会责任可以超越患者的这种权利要求。如患者患有传染病,患者有自杀的念头等情况,尽管患者要求为其保密,医师还是应根据具体情况,通知家属或有关部门(2008)。④获得休息和免除社会责任权。

二、医务人员之间关系伦理

1.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含义和特点

(1)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也称作医际关系,是指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直接从事医疗卫生活动的医师与护士、医护人员与医技人员、医护人员和医技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医院和医疗卫生活动中重要的人际关系。

(2)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2001):①共同维护患者与社会的利益。②彼此平等、互相尊重。③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④彼此信任、互相协作与监督。⑤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2.处理好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意义 ①有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②有利于医院整体效应的发挥(2004、2007)。

3.协调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维护病人利益:即“病人利益至上”,是医务人员的共同义务和天职,是医务人员所应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也是建立医务人员之间良好关系的思想基础(2002、2003)。

历年考点串讲

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道德近十年共考14题,其中医患关系伦理9题,医务人员关系伦理5题。本单元非重点内容,但应有了解,每年题量在1~2题。常考的细节有:

1.最能反映医患关系性质的表述是一种信托关系。

2.医德修养要坚持实践性。

3.处理医师与医师关系的原则是互相尊重、密切合作、互相学习。

4.医院整体效应的发挥,最经济的办法是构建良好的医疗人际关系。

5.医务人员的共同义务和天职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6.医务人员共同的首要义务和天职是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社会公益。

7.医师在与慢性病患者的交往中,医患关系中最理想的模式是共同参与型。

8.典型病例:在皮肤科门诊,男性病人被确诊淋病后,请求医师不要告诉在诊室外等候的妻子,以免妻子和他离婚。此时,在不伤害该对夫妇的情况下,皮肤科医师最合适的做法是:建议患者主动告诉妻子自己患了性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