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温灭菌方法

低温灭菌方法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的关键参数为过氧化氢的浓度、灭菌时腔体内的压力、温度和时间。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的使用应遵从厂家使用说明书,其对器械长度和内径的限制可供参考,参照厂家对处理最低内径的要求。EO灭菌器最好放置在单独房间,尽量减少人员暴露。

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有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low-temperature hydrogen peroxide plasma sterilization)、环氧乙烷灭菌(ethylene oxide sterilization)、低温甲醛蒸汽灭菌(low-temperature formaldehyde steam sterilization)等。

一、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

等离子体灭菌法(plasma sterilization)是一项低温物理灭菌技术,等离子体是低密度的电离气体云,等离子的生成是某些中性气体分子或其他汽化物质在强电磁场作用下形成气体电晕放电,电离气体而产生。

(一)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的原理

图5-2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装置(low-temperature hydrogen peroxide plasma steriliza tion equipment,图5-2)通过过氧化氢液体经过弥散变成气体状态后对物品进行灭菌,通过产生的等离子体进行第二阶段灭菌。等离子过程还可加快、彻底分解过氧化氢气体在器械和包装材料上的残留。临床上常用的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工作温度为45~55℃,灭菌周期为28~75 min,具有液晶屏显示、报警装置和打印功能,排放产物为水和氧气。等离子体灭菌法的特点为作用迅速、杀菌可靠、作用温度低、清洁而无毒性残留。适用于内镜、不耐热器材、各种金属器械、玻璃等物品;能吸收水分和气体及管腔<3mm的器械、物品不能用等离子体灭菌,包装时应选用专用包装材料及监测材料。灭菌后物品可直接使用。

影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的关键参数为过氧化氢的浓度、灭菌时腔体内的压力、温度和时间。影响灭菌参数的关键因素是过氧化氢注入量的精确度、灭菌器抽真空时间及灭菌周期可控能力。器械不经过清洗或清洗不彻底,也会降低灭菌效果。

(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适用范围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的使用应遵从厂家使用说明书,其对器械长度和内径的限制可供参考,参照厂家对处理最低内径的要求。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可用于金属和非金属器械灭菌处理(如内镜),灭菌管腔器械的内径一般>1 mm;不耐湿热器材的处理,如外科使用的电线、电极和电池等;不能处理粉类和液体。待灭菌物品要使用推荐的包装材料,如tyvek纸塑袋或聚丙烯灭菌包装材料、器械盒或硬式灭菌容器等,灭菌成本比蒸汽灭菌成本高。

(三)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操作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操作程序包括灭菌前准备、灭菌物品装载、灭菌过程监测、灭菌物品卸载。

1.灭菌前准备 参阅厂家说明,供电电压一般为220V或380V。

2.灭菌器运行前检查

(1)检查电源:按厂家要求正确连接电源,检查各连线插座、插头是否松动,松动的应插紧。灭菌装置拔下插头或关闭的时间勿超过24h,或按照厂商要求执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如果关闭灭菌装置>24h,则需请厂家指导。

图5-3 过氧化氢卡匣

(2)检查、装载过氧化氢卡匣(图5-3):在启动循环前应按照灭菌装置显示器上的信息指导更换卡匣,操作时戴乳胶、PVC或腈纶手套,勿使手套接触脸或眼睛。过氧化氢卡匣外包装上的化学监测指示条是红色的,表示卡匣可能已损坏,可咨询厂家卡匣的质量。勿从卡匣收集箱上取出用过的卡匣,根据废物处理法规弃置密封的卡匣收集箱。未使用过的过氧化氢卡匣也是危险废物,应依法规弃置。

(3)检查灭菌舱:保持灭菌舱处于真空状态的关键部件是灭菌柜密封圈,日常维护时使用软布清洁门座或灭菌舱组件,勿用线刷或钢制毛刷,以免损坏密封圈真空密封。

3.装载灭菌器械、物品

(1)装载前检查:参考厂家使用说明确定器械、物品是否可通过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装置进行灭菌,且严格执行。器械、物品装载前须彻底清洗、干燥,装载潮湿的物件可导致灭菌失败或循环取消。正确使用包装袋、器械盒包装器械,器械盒中勿使用泡沫垫,以免吸收过氧化氢影响灭菌过程,可最大限度降低或避免由装载问题而取消循环。按内镜制造厂商规定的清洗、灭菌程序、方法选择清洗方法、灭菌模式进行软式内镜灭菌。金属物品不能与灭菌器腔侧壁接触,以免干扰灭菌过程。

(2)装载:有间隔地排列物品,勿堆叠器械盒,勿使任何物品接触灭菌舱内壁、门或电极,在电极与装载物品之间至少提供25mm的空间,以利于过氧化氢的充分扩散,避免循环取消和(或)生物指示剂阳性结果灭菌失败或损坏灭菌装置、器械。

4.灭菌监测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循环中的监测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图5-4、图5-5)和生物监测(图5-6)。灭菌器每次循环结束打印出记录的过程参数及运行状况,打印记录的参数满足物理监测的要求,可证明灭菌装置提供的灭菌保证水平的稳定性。物理监测的参数有过氧化氢作用浓度>6mg/L,灭菌腔壁温度为45~65℃,灭菌周期为28~75min。有关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具体内容可参阅本章第五节相关内容。

5.灭菌后卸载 灭菌循环完成后打开灭菌器柜门,确认灭菌监测结果合格后,即可取出使用,取出装载物后关闭舱门。

6.使用注意事项

(1)待灭菌物品应彻底清洗、充分干燥,不能叠放、不应接触灭菌器的内壁。

(2)按厂家的说明书选择待灭菌产品的种类,执行管腔类医疗器械的尺寸要求。

(3)不推荐灭菌的材质和产品:①没有或不能完全干燥的器械或器材;②液体、油剂、粉剂;③液体吸收性材料、器械、器材;④植物性纤维材质制造的器械、器材、物品;⑤有内部构件、不能承受真空的器械、器材。

(4)过氧化氢本身具有较大的刺激性,浓度较高时尤其明显。接触过氧化氢前应戴上耐化学药品腐蚀的乳胶、PVC或腈纶手套;不慎入眼,用大量的水至少冲洗15~20min,冲洗眼睛后立即就医;不慎吸入过氧化氢雾,应将吸入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衣服沾染过氧化氢,应立即脱下并用水彻底冲洗。美国职业健康协会(OSHA)规定,过氧化氢8h时间加权平均暴露浓度≤l ppm。

7.设备维护及保养 根据设备厂商提供的操作手册和制度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每天使用清水或中性清洁剂进行灭菌器门、仪表的表面擦拭,清理灭菌器柜室内杂质,灭菌器设备间的台面、地面等环境清洁至少1次;每月进行灭菌设备柜体的清洁,避免积尘;每年根据厂商的建议,制定相应的元器件更换或再生制度,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图5-4 指示胶带监测(灭菌前、后)

图5-5 指示卡监测(灭菌前、后)

图5-6 生物监测(灭菌前、后)

二、环氧乙烷灭菌

医疗机构中最常用的环氧乙烷(EO)灭菌器有两种: 100% EO“单次剂量”药筒设备,混合EO罐或缸设备。EO灭菌器最好放置在单独房间,尽量减少人员暴露。

(一)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原理

环氧乙烷是一种无色气体,气味(浓度>500ppm)与乙醚相似,低浓度时无味。EO是第二代低温灭菌剂,气体穿透力强,可穿透玻璃纸、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等,对微生物的蛋白质、DNA、 RNA产生非特异性的烷基化作用,使其(包括细菌芽胞)失去新陈代谢的基本反应基而被杀灭,杀菌力强,杀菌谱广,灭菌效果可靠,对灭菌物品损害较小等。EO气体易于渗透包装材料,能穿透并灭菌形状不规则的物品,且能迅速扩散。

(二)环氧乙烷灭菌适用范围

器械厂商特别说明要用EO灭菌的物品。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材及不宜使用一般方法灭菌的器械,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的灭菌,以及皮毛、化纤、塑料制品、内镜、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医疗用品的灭菌;不适用于食品、液体、油脂类、滑石粉等的灭菌。具有成熟的监测手段,灭菌成本比蒸汽灭菌成本高。EO对塑料、橡胶制品无腐蚀性;纯EO易燃易爆,常选用小筒装的100% EO,并配合设备自身安全特性;EO有毒,人体长期接触EO超过急慢性损伤的阈值时间和浓度时有害,需通风。

(三)环氧乙烷灭菌器操作

必须严格遵守EO灭菌器厂商的特定操作说明,以确保灭菌器的有效性能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1.灭菌器运行前检查 灭菌器设备电源处于接通状态,按厂家使用说明对设备进行特定的检查,压缩空气源的压力值达到其要求的技术指标。

2.检查待灭菌物品装载 待灭菌物品需进行彻底的清洁、漂洗、烘干,打包选用适合环氧乙烷灭菌的包装材料;金属不吸收EO,将待灭菌物品放在灭菌器金属篮筐中灭菌;物品装载应留有间隙,较重的物品不能叠放,纸塑包装袋应竖放;装载量依照厂商的推荐进行操作。

3.运行程序(周期) 环氧乙烷灭菌器的特定周期大多由准备阶段(预热、预真空、预湿)、灭菌阶段(刺破气罐、灭菌、排气)、通气阶段、灭菌过程完成、通气等组成。

(1)准备阶段:①真空。在短时间内从腔内和装填物品包装内抽取大部分残留空气,达到真空(只是部分真空)时将蒸汽注入腔内,扩散到整个装填物中,开始一段时间的调节期,此期间装填物达到相对湿度和预设温度。②充气。EO气体或气体混合物作为灭菌剂进入腔内,达到灭菌浓度等条件。

(2)灭菌阶段:灭菌器维持预定时间的暴露期。在此期间,腔内装填物保持灭菌浓度、相对湿度、温度及适当压力。暴露期结束后,进行最终的抽真空,从腔内去除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并将其排到外部大气中或排到设备中将EO转化为无毒化学品。

(3)通气阶段:EO排空后,灭菌器将新鲜空气经可滤除细菌的空气滤器,抽入灭菌室内,置换EO残留气体并重复进行,空气置换至少持续10min。部分机器开始腔内通风换气阶段,不用移动灭菌包到单独的通风腔就可完成通风。

(4)运行结束:在过滤空气清除或腔内通风期结束时,机器回到大气压,可听见或看见指示物发出周期结束的信号。有些灭菌器会在打开柜门之前一直继续过滤空气清除的过程。

4.卸载

(1)EO灭菌的物品都必须通风解析后使用,通风时间是在给定温度下根据最难通风的物品及包装材料来设定的,通风时间与温度在50℃时12h、55℃时10h、60℃时8h。通风解析时设备输入的空气应经过高效过滤(滤除≥0.3μm的粒子9 9.6%以上)。除金属及玻璃以外,大部分由EO灭菌的物品都会不同程度地吸收EO气体。紧急状态下金属和玻璃材质的器械可采用设备厂商推荐的最短通风时间和程序,经通风排残后即可使用。

(2)每个周期结束时,必须检查、记录灭菌运行打印记录的所有灭菌参数,即时间、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时间等。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参数应符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100%纯环氧乙烷的灭菌器灭菌参数为环氧乙烷作用浓度450~1200mg/L,灭菌温度37~63℃,相对湿度40%~80%,灭菌时间1~6 h。

(3)操作人员应始终依据设备及灭菌器和通风装置厂商的说明,戴防毒口罩,若不慎将液体落于皮肤黏膜上必须立即用水冲洗半分钟。使用通风设备不要超载,物品之间、物品与灭菌器内壁之间都要留出2.5cm的空间,利于空气自由循环,记录通风周期的日期及完成时间。每次周期用过的空气筒都必须从灭菌器中取出并在处理前通风,或者留在灭菌器室内通风,通气结束后,气罐可作为非易燃废弃物丢弃。全部卸载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洗手。

5.监测

环氧乙烷灭菌质量监测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具体操作可参阅本章第五节相关内容,符合WS 310.3的规定。灭菌器每次循环结束打印出记录的过程参数及运行状况可满足物理监测的要求,证明灭菌装置灭菌性能的稳定性。

6.注意事项

(1)金属、玻璃材质的器械,灭菌后可立即使用。

(2)残留环氧乙烷排放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设置专用的排气管道系统。灭菌器连接在独立的排气管路上,排气管材料选择环氧乙烷不能透过的铜管等材料,导至室外,在出口处反转向下,距排气口7.6m范围内不应有易燃易爆物和建筑物的入风口;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灭菌后的通风换气,不采用自然通风法进行解析,定期进行工作环境、物品等残留物测试,工作环境中环氧乙烷浓度不应超过1.82mg/m3(1ppm),解析物品残留环氧乙烷浓度应≤10μg/g。

(3)环氧乙烷灭菌器及气瓶或气罐应远离火源和静电,气罐不能存放在冰箱中。

(4)使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应在密闭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内进行。灭菌器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准,应符合WS 310-1,2,3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规定,定期对环氧乙烷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减少职业暴露。

7.设备维护及保养

(1)设备维护及保养参考设备厂商操作、维护手册。

(2)每天开始工作之前进行灭菌设备,如灭菌室内壁、灭菌室出口处边缘、灭菌器门的内面、灭菌器的外面、门封条等处的清洁擦拭和清理;排去积存在压缩空气管道过滤器集液瓶中的水和油;根据厂商建议更换油水分离器的粗滤芯和细滤芯;100%EO气体的新型灭菌器使用一套报警故障显示系统和代码检索表,为操作人员提供灭菌器的状态信息,如果出现故障代码,灭菌器将中断灭菌过程。

三、高效能医用灭菌器

(一)高效能医用灭菌器作用原理

高效能医用灭菌器的灭菌机制是灭菌剂直接对细菌的细胞壁、蛋白质进行氧化,使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破坏细胞的内外物质交换平衡,使微生物死亡;灭菌剂分子进入细胞体内,可直接作用于酶系统,干扰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灭菌剂的酸性可改变细胞内pH,影响细菌的正常代谢,亦可直接杀伤细菌。

(二)高效能医用灭菌器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湿、不耐高温的器械灭菌。

(三)使用操作

采用45~48℃的无菌水把药粉溶解,再用循环泵把溶液泵入器械内部和清洗盘内循环,使药液与清洗干净的器械内外表面充分接触至指定时间,达到器械完全灭菌状态,然后用无菌水经循环泵泵入器械内部和清洗盘内循环清洗2次,以清除器械内外表面的残留药液,最后用真空泵把器械内的水抽干。

(四)使用注意事项

在程序进行时,不能打开箱盖;无防水装置的内镜不能采用该设备进行灭菌;用戊二醛浸泡过的器械使用该灭菌器灭菌时,灭菌前必须先清除戊二醛残留物,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