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业是文化生活的哪个知识点

文化产业是文化生活的哪个知识点

时间:2023-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产业是文化进化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文化进化论”的分析,寻找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方向,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多民族的中国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交融,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多元文化。基于此,世界文化的落脚点“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完全建立在批判古典文化进化论的基础之上。
以中国为例_文化治理: 文化管理的实践趋势

文化进化论视阈下文化产业的“兴”与“治”:以中国为例

吴 璇

摘 要:世界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洗礼,有的文化悄然灭绝,有的文化风生水起,如同生物链中的动植物,有的灭绝,有的却存活下来并繁衍生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称作“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自然界的规律是相通的,文化的发展也可以通过“进化论”来解释。在文化融合飞速发展的时代,衍生出诸多文化碰撞,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挥着“引领时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当今的文化必然要先进于过去的文化,但先进性具有相对性,如何冷静对待文化的“扩张”与“保护”,如何正确评判文化的“先进”与“落后”,并且采取何种对策达到文化最优配置,对于一国的文化及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文化产业是文化进化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文化进化论”的分析,寻找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方向,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文化进化论;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是人类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表现形式,随人类生活习性、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也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文化进行调试。文化进化,顾名思义,是指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胜劣汰,其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特征,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美国学者E·R塞维斯认为,“进化——用某些有关进步的可测标准的术语表述的后继和方向性的发展——也是一种对自然、对以前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制度以及对相邻的社会做出调试的普通形式”[1]。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一是“进化”,指进步,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对应,代表一种文明,具有先进性;二是“有关进步的可测标准”,说明有一定的测量指标来判定进步与落后,具有确定性;三是“后继方向性”,指通过进化的趋势可预测未来的走向,具有前瞻性;四是“调试”,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说明是一点点改变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稳定性,另一个层面说明具有主观意识色彩,怎么调,调多少,具有选择性;五是“普通形式”,说明这是一种常见的形式,面向大众,不针对特殊群体,具有普遍性。因此,通过文化进化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现有文化进行测量、定性、定量,还可以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可适性调节,甚至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料预测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

文化延绵至今,有些文化得以保存万古流芳,有些文化淹没于历史的长河,因为跟不上历史的进步,被历史淘汰,文化的演进如同生物进化——适者生存,文化进化论由此而出。

一、文化进化论

(一)文化进化模型

西方文化进化论的本质是“科学主义”及其背后隐含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其以公式E×T = P来论述技术与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其中“E代表人类活动过程中每单位时间消耗的能量,T代表人类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P代表人类活动中每单位时间获取的产品”[2]。通过这一公式,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所获取产品所消耗的时间缩短了,即同一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减少了,所使用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即同等时间单位的产品消耗更少的能量和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过去的印刷术,从古代的泥巴活字印刷术到近代的油墨印刷,人力劳动都在不断地减少,但都需要靠人工来完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在的印刷术只需要通过高科技打印机,按下几个按钮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批量完成,这就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文化的进化。

(二)文化进化悖论

文化是一个概念性较强的事物,很多无法通过确切的数字来进行测量。因此出现了很多批判西方文化进化论的观点,“李约瑟难题”就是其中之一。但李约瑟学派承认“科学精神在中国代表的是一种先进文化”。

钱穆先生是文化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他认为中国文化能够屡仆屡起延绵数千年,其精髓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西方学者总是将“天文”与“人生”分开来讲,因此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再兴。

文化的发展是不同文化在相互交融中不断成长并发展壮大的。多民族的中国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交融,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多元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鲜明地突出了当今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势。中国的文化必然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中国的文化进化只能说更先进,而不是更开放。也就是说,西方科技在中国的确是一种先进文化,但这是一种外在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中国延绵千年的,根植于中国人民内心的传统文化。基于此,世界文化的落脚点“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

二、文化进化论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

(一)从内容上

1.文化进化论

文化进化论包括从古至今的所有文化,他的产生形成于人类学家对社会起源、文化发展等问题的思考,“文化进化的理论最早来自经典化学派,该学派发端于19世纪后半叶的英国”[3],由英国学者泰勒的《原始文化》首次发表。在这期间,依次兴起了古典文化进化论、文化相对论和新文化进化论的格局。

古典文化进化论是指“源于19世纪的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学理论”[4],他们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如同生物进化一样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发展经历大致相同。斯宾塞、摩尔根、泰勒等人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完全建立在批判古典文化进化论的基础之上。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的价值是多元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与其特殊的环境相适应的,都具有其独特的历史继承性,有其独特的价值。绝对的、普遍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4],无所谓先进和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斯宾格勒、汤因比以及本尼迪克特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新文化进化论是对前两种文化论的批判性继承,他们一方面否认了文化的生物学基础,并且同意任何文化是对其所处环境的适应的文化相对论观点,另一方面,“他继承了古典文化进化论把技术、科学和物质文化看作文化进化的动力的思想”[4]。他们认为“文化就像一个热力学系统,可以从文化的技术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观念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来加以分析”[4]。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尔德、莱斯利·怀特和塞维斯等人。

从这方面来说,文化进化论研究的是人类的文化,涉及逻辑学、社会学、伦理道德学、哲学、历史、广博的人文知识、宗教、社会经济学、运筹学等,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他是对文化发展的纵向概括,其三个阶段分别是对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展望的理解。

2.文化产业

国外的“文化产业”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它的提出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文化产品的交易,如:报纸、广播等。当时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 Theodor Adono)、霍克海默( Max Horkheimer)在其著作《启蒙的辩证法》中第一次提出,被定义为“文化工业”,认为其为统治者进行文化统治的工具。随后,同学派的瓦尔特·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肯定了文化工业的积极意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文化产业”作为专有名词诞生。对“文化产业”做出贡献的还有英国的贾斯汀·奥康纳( Justin Aokana)、尼古拉斯·加纳姆( Nicholas Garnham),澳大利亚的大卫·索斯比( David Throsby)以及安迪·拉普特( Andy Larpter)。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不再局限于已有的文化商品,而更加注重对文化的创造性挖掘,再加上国家政府的支持,文化产业逐渐走向正轨,成为目前很多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指标,并且作为发展战略写入议程。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资源的开发为基础,从事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等营利性行为”[5]。其主要目的,从政策上讲,是促进文化的大众化、平民化,从经济上讲,是经营文化产品的利润最大化,从文化上讲,是弘扬民族本土文化。

各个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象内容不一。中国的文化产业改变了以往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分类,将其重新划分成五个层次。“第一层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两部分;第二层根据管理需要和文化生产活动的自身特点分为10个大类;第三层按照文化生产活动的相近性分为50个小类;第四层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共120个小类”[6]。这十大类分别是: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

很显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是文化进化论的重要分支及必然结果。文化进化论从深度上反映了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文化产业从广度上体现了文化的发展门类,二者相辅相成。

(二)从形式上

1.文化进化论

从上文看出,文化进化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从某个层面肯定了文化的继续进步。是一个“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文化进化论无论是古典文化进化论、文化相对论,还是新文化进化论,都是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文化的发展。从19世纪至今都围绕着文化进化的单位、进化的方式以及进化的动力三个方面阐述着文化进化的理论。简单地说,文化进化论是对文化发展历史的综合评估。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文化进化论也是。

2.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除了对产业理论进行分析,更侧重于实践运作,包括文化产业的资源开发——文化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经营主体、市场消费、产品经营,以及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其更多地从经济学的角度折射了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因此他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二、从文化进化论角度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从文化进化论角度分析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儒家、道家、法家、佛家四个方面,除佛家是汉代引入的外来文化,其余均为中国本土原创。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还属儒家。

早在周代,周公就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这个思想也为周人独创。“德”包含了政治、宗教、伦理等多方面,“它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7],其对于构建民族文化心理和塑造文化形象,都起到了基础和骨架的作用。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提出了“仁学”思想,还开创了学堂,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随后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之后的儒家体系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

由此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君子人格”“隐士人格”“英雄人格”“随缘人格”的文化价值观。由于中国相对封闭,文化一脉相承,因此造就了秦汉唐灿烂悠久的历史。

崖山海战,宋朝覆亡,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整个中国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使得一脉相承的数千年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宋以后,特别是宋兵相继覆亡于蒙元和后金满清手中时,汉人在经历了多次异族入侵、改朝换代的血腥杀戮之后,华夏文明阳刚进取的民族脊梁基本被打断,终于在清末成为一个政治经济落后的民族”[8]

近代中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点燃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而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大革命”又使得文化倒退了几十年。改革开放给新中国带来了福音,却忽视了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直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才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文化立国”战略也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全面开展。

(二)中国文化产业的提出

中国文化产业的提出是基于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国内学者认为,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了本土文化,国外文化产品对于中国文化的入侵加深了中国文化的危机意识,“文化入侵”形势加剧,文化保护势在必行。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 1998年,文化产业司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政府将文化产业正式纳入政府工作体系; 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到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政策”; 2007年,党的十七大更加明确地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9]。因此本国的文化产业属于外在防御,而非内在需求。

(三)中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从中国文化的演进到文化产业的提出,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不过短短30多年。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最大缺点在于“短”“频”“快”。“短”是指开发时间短、制作流程短,产品粗糙,缺乏内涵;“频”是指文化企业增长迅速,素质良莠不齐;“快”是指没有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就急于开发,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归结为一点:太注重市场效益,而忽视了产品本身,心太急。这与西方国家基于自身精神享受的前提大相径庭,也是症结所在。具体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与传统文化的割裂

宋代的崖山海战、民国的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大革命”,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人们更加青睐于国外的速成文化,造成国内人民对于本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不够。生产出的文化产品也相对缺乏本国内涵,有人戏称之“土不土、洋不洋”。

2.对国外文化的盲目认识

这包括盲目推崇和盲目抵制两个方面。中国提出“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是出于对本国文化的保护,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外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冲击,使得重阳节、七夕节、腊八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很少被人重视,感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更加受到推崇。另外,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给国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警示着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再者,由于国家间的政治问题造成对国外产品的抵制,也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更体现了国人的综合素质。这就造成了文化产业在需求和消费上的狭隘发展。

3.文化发展的自觉性不高

中国的文化产业是通过国外的刺激才发展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2012年,文化产业终于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被正式列入十八大报告。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的意志,是政府通过行政性命令自上而下的传达,这样虽然一方面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但另一方面遏制了一些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但还存在一定问题的文化创意的自由发挥,这种半计划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功利性经营凸显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受到国外文化的冲击后,有些文化商业性大大超过了内涵性,早已失去了其本身的性质,如:法门寺的开发。有些文化产品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仓促开发,或为迎合市场需求,过分掺入市场噱头,如:影片为博得较高人气和较高票房,博出位博爆点的例子屡见不鲜,结果产品质量及内涵欠佳,导致售后反响不佳,营利效果不明显。

5.法律法规不健全

国外的文化产业特别重视版权,中国国内的“盗版”打击了很多文化创意者的创造积极性。在新出的《文化产业政策汇编》中,各项法律法规都或多或少的有涉及,但总体来说政策多法规少,鼓励多管制少,有些类别至今还缺乏相关政策法规,如:音像类、文化娱乐类、艺术品类没有任何经济支持,网络文化类只有总体的促进政策,没有具体的财政、税收等扶持条款。总共109条政策法规,相关涉及促进政策只有32条。

由“文化进化论”的观点来看,中国的文化产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转企等,在发展方式上是属于进化的范畴,但在进化的过程中为扩大文化的消费,折中性地舍弃了一些东西,使得中国的文化内涵趋于退化。这似乎相对矛盾的现象验证了罗莫尔变迁规律——“一种有希望的革新,他最初的生存价值在于它的保护作用,他在面对变化了的环境时,能使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可能持续下去。这样,退化将可能会是文化变迁的一种流行的形式”[1]。由此看来,中国也不例外。

三、从文化进化论的角度探析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由于不同社会之间的冲突,优者取代劣者,在社会内部,阶级、群体,甚至个人之间的竞争,导致了‘适者生存’”[1]。因此中国文化的产业发展,不是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融合的发展潮流,就是要进行文化改革——即“改变文化中先前存在的特质”[1]。而这两者的最终形态如出一辙,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借鉴国外经验

要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凭借自身的摸石头过河很可能会造成资源与时间的浪费,借鉴国外的经验必不可少。美国始建于1776年,是一个移民国家,至今也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他确是当今世界各国都无法匹敌的“文化霸权主义国家”。由于美国缺乏历史文化的积淀,因此最为重视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此来激发国内人民的创作热情,发扬本国文化。

欧盟各国也都曾有灿烂的历史,但经过长达几百年的中世纪,古代文明几乎化为灰烬,但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为之后的科技革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艺复兴和科技革命促使了当今欧洲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发展。以英国和法国最为典型。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美国还是英国、法国,其文化产业都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和科技手段之上的。物质的满足加大了精神的享受,因此其发展道路是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为前提的。

(二)熟悉本国历史

笔者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教育还很缺乏,如今的大学除中文系外已取消了语文课,中小学没有书法绘画课程,从小学到高中的历史知识没有改变,导致现在国人学习英语超过了语文,使用电脑忽略了书法,中国古代历史书和世界历史书一样厚,没有细致的学习。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势必会导致对文化历史概念模糊,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有效开发。因此,增加历史教育知识和中国四宝“琴棋书画”的教育很有必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当今社会浮躁的心态。

(三)加强文化教育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只有熟知本国的文化,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去粗取精,长足发展。这一方面培养了国民对于文化消费的自觉性、能动性,另一方面,激发了文化产品开发者的创造性、针对性,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健全本国法制

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起点低,造成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但加强法制必然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因此在制定本国政策法规的同时,尽快出台相应的具体措施,并及时修订,增加对于相关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以及政策倾斜。加强本国法律的执行力度,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五)接纳外来文化

文化进化论认为,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进化,因此“守旧古板”保持固有的文化形态而不改变,只能导致退化的产生。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文化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融合本国文化,才能使文化更加适应当今的社会。当然,接纳外来文化并不代表全盘接收,这只是建立在对本国文化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培养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本国人民对文化的认可度,平复国内急躁的情绪,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外在促内在,发展先进科技,是中国文化进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美】E.R.塞维斯.文化进化论[M].黄宝玮,温世伟,李业甫,金雪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2]沃野.论西方文化进化论误区[J].学术研究,2009( 12).

[3]黄光成.文化进化与民族生存环境新老文化进化论评述[J].学术探索,1999( 2).

[4]郭艳君.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批判与反思[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 5).

[5]刘吉发,陈怀平.文化产业学导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6]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全文)[OL].时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http://www.ccitimes.com/zhengce/zhengce/2012-08-01/7047470474_2.html.2012-08-01.

[7]辜堪生.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8]辩论赛: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利大于弊[OL].百度网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 387578137.html

[9]戴君聘,王佳,高中灵.北京与国内重点城市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 ( 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