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患者应慎用,以免加重肾损害。尤其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低热、关节炎、皮疹,并有减缓和稳定红斑狼疮非致命性病变进展的作用。常用于重症和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如红斑狼疮性肾炎和中枢性红斑狼疮。中医药已广泛地应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多按辨证论治进行。

(1)非甾体消炎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过程中,大多用于有发热、关节酸痛、肌痛、乏力等症状,而无明显内脏或血液系统受影响的轻症患者。正确地使用此类药物能缓解症状,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布洛芬、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等都可以选择应用。但本类药物有消化道反应、肾损害、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疗程不宜过长。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患者应慎用,以免加重肾损害。

(2)抗疟药:常用的是氯喹和羟氯喹,具有抗感染、免疫抑制、抗光过敏和稳定核蛋白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低热、关节炎、皮疹,并有减缓和稳定红斑狼疮非致命性病变进展的作用。如与泼尼松同用,则可减少泼尼松的剂量。以关节炎症状为主者,可与非甾体消炎药同用。常用剂量为氯喹0.25克,每日1次服。羟氯喹0.2~0.4克,每日分1~2次服。部分患者每周服5天即可。待症状控制后,可改为隔天服药,或每周服2天维持。一般在服药后1~2个月达到疗效高峰。由于抗疟药物排泄慢,组织亲和性强,尤其是在眼部,引起角膜沉积和视网膜病变,如及时停药可以逆转。一般应服药后每隔6个月做一次眼科检查。

(3)糖皮质激素: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药物,具有强力的抗感染、抗增生及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急剧发病的多系统受损的红斑狼疮、其他方法不能控制的非感染性红斑狼疮高热、明显血细胞减少、肾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间质性肺炎及重度肝炎。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给药途径及疗程,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全身状况、合并用药及对治疗的反应而定。本疗法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因此有感染和营养极差者不宜采用此法。此外,滴注过快可导致反应性关节病,甚至引起心律失常而死亡。

(4)免疫抑制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和环孢素等。常用于重症和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如红斑狼疮性肾炎和中枢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性关节炎几乎不需要这类药物治疗,除非极少数有破坏性关节炎者,则可选用甲氨蝶呤。

(5)植物类药物:如雷公藤、白芍总苷(帕夫林)等。中医药已广泛地应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多按辨证论治进行。单味药物目前以雷公藤多用。雷公藤多苷片每次 10毫克,1日3次,对轻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节痛、肌炎、蛋白尿都有一定疗效,但停药后易复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