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为球窝滑膜关节。肱骨头比球体的一半稍小,在形状上更接近卵圆形。关节盂浅,只能包含肱骨头关节面的约1/3。两个关节面都覆盖着关节软骨。肩关节允许大范围活动,这对于上肢的全部功能活动是必要的。肩胛带的运动可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关节盂向上活动多于向外侧活动。
肩关节被松弛的关节囊所包绕,内衬有滑膜,并且有韧带支撑。前方,由盂肱韧带支撑,上方和后方由喙肱韧带支撑,并且还有横韧带穿过二头肌沟。横切面的三角肌(关节盂唇)相当于一个纤维环,与关节窝外缘相连,深入到关节囊。
触诊:表面标志
● 关节前线。这可通过外侧一个狭窄的弯曲的凹陷进行辨识。触诊其上界,刚好在喙突上外侧。其向下走行,稍向外侧2~3cm。
● 肱骨头。在关节线外侧触诊肱骨头。
触 诊
肩关节较深,周围环绕着强壮、厚实的肌肉,因此不容易触诊。
触诊时,被检查者取坐位。
● 肱骨头前部。肩关节前面距表面最近。首先,触诊圆形的肱骨头前部。这相对容易。
● 肩胛骨关节窝前缘。在肱骨头内侧仔细触诊关节窝前缘。
图2-8(b) 左侧肩关节(前面观)
● 肱骨头。循肱骨往上,可感觉到其被肩峰前部所掩盖。然后向下移动手指,将注意到肱骨头消失在腋窝处。肱骨头突向前,形成肱二头肌沟(结节间沟)的内唇。
● 肱二头肌长头。沿着结节间沟向上,在肱骨头前外侧触诊肱二头肌长头。
运动触诊
● 旋外。嘱被检查者向外侧旋转上肢。在此体位下,可触摸到肱骨的大部。
● 旋内。嘱被检查者向内旋转上肢。可感受到肱骨头向后滑动,与关节窝相对,直至消失。
● 肱骨小结节。触诊肱骨小结节。可感受到小结节随肱骨的旋转向外侧或向内侧移动。
● 外展。嘱被检查者向外侧抬高手臂。然后触诊肱骨头前部向下滑动。
● 内收。接下来嘱被检查者放低手臂。触诊肱骨头前部向上滑动。
● 注1:因为通过肩关节前面的三角肌前部纤维收缩,故在外展时触诊肱骨头较为困难。
● 注2:估计肩关节后面(图2-8e,f)与前面处于同一水平并且处于同一矢状面,在肩胛冈下,距肩峰角内侧2~3cm。
● 注3:肩关节侧面(图2-8c,d),关节的中心位于肩峰外侧缘前半部以下约2cm。
尽管肩胛冈、肩胛骨的下角和内侧缘很容易触诊,并且有助于从背面确定肩关节的位置,但是肩关节本身深藏在肌肉里,故在通常情况下往往不可能辨识。
图2-8(c) 左侧肩关节(上侧面观)
图2-8(e) 左侧肩关节(后面观)
图2-8(d) 左侧肩关节(上侧面观)
图2-8(f) 左侧肩关节(后面观)
图2-9(a) 肱骨头的运动(前面观)
图2-9(c) 左侧肱骨外展90°(上面观)
肱骨头的运动 肩关节的轴位运动通过肱骨头的中心(Palastanga et al., 2002),肱骨远端的运动可引起肱骨头与关节窝相对的一个反方向的滑动。因此,外展可导致肱骨头向下滑动以及在关节盂内绕矢状轴向上滚动(图2-9a,b)、屈曲和伸展(图2-9d),可引起肱骨头转动或在关节窝内围绕冠状轴的旋转(图2-9c)。旋转,将手臂置于体侧,在围绕垂直轴内旋时可引起向前滑动。将同一方向滚动与另一方的滑动结合起来,保持肱骨头轴心的位置(图2-9e)。在被检查者运动的同时,检查者的手指置于肱骨头上,这些运动即可被观察到。如果只使用一只手触诊,并且小心地带动肱骨完成被动运动,可更加清楚地进行观察。
肩关节的关节囊较松弛,韧带较弱。肩关节的稳定很大程度依赖于肌肉活动,特别是“肩袖”肌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大,附属运动的范围也很大。
附属运动
● 如果附属运动减少或丧失,正常运动也会减少甚至消失。
图2-9(b) 肱骨头的运动(前面观)
图2-9(d) 左侧肱骨(侧面观)
图2-9(e) 左侧肱骨(上面观)
触 诊
触诊时,被检查者应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手臂应用枕头进行支撑。
● 肱骨头的侧方牵引。要按照正确的程序实施侧方牵引手法。上肢肌肉应完全放松。此时,肱骨头可被拉出关节窝外侧1~2cm。当肱骨处于外展位0~90°时,该手法往往是可行的。如果叫另一检查者操作该手法,检查者自己进行触诊,会更容易触摸到肱骨头的活动。将手指置于关节的前面,触诊肱骨头以及关节窝前缘。
● 肱骨头的滑动。肱骨头可向下或向上滑动。该手法的完成需要沿着肱骨骨干向下拉或向上推。在关节窝内,肱骨头也可向前或向后滑动。该手法的完成需要在肱骨上端施加垂直压力。同上,嘱另一检查者实施手法操作,检查者自己触诊会更容易。用几根手指轻柔地触摸关节前部区域,此处肱骨头和关节窝都可辨识。
图2-10(a,b) 右侧肘关节(前面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