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属于中医“瘿病”的范围。
(一)瘿病源流
传统医学典籍中对于“瘿病”一名的最早记载见于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瘿候》中第三十一卷“瘿瘤等病诸候”。“瘿”病之名,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已有关于瘿病的记载。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德充符》中就已有关于“瘿”的病名记载。《三国志·魏书》引《魏略》云:“贾逵发愤生瘿,后所病稍大,自启愿欲令医割之”,而曹操劝之曰“吾闻‘十人剖瘿九人死’”。本草家对于瘿病的记载较早,《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如“海藻”主“瘿瘤结气”,《别录》“昆布”“主……瘿瘤聚结石”。中医学的病名多为自古流传而来,且其命名规则皆秉承汉字造字的“音、形、意”原则,同时结合临床的病证表现。“瘿病”等名,亦有其成词之理。明代李梴所著《医学入门》对“瘿”之证做了如下描述:“瘿、瘤所以两名者,以瘿形似樱桃,一边纵大亦似之,椎槌而垂,皮宽不急。原因忧恚所生,故又曰瘿气,今之所谓影囊者是也。清代名医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说道:“何谓瘿?其皮宽,有似樱桃,故名瘿,亦名瘿气,又名影袋。”清代王维德也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提及:“阴毒之证,皆皮色不异。”“不痛不坚,软而渐大者,瘿瘤也。”从先代医家的典籍中不难发现,“瘿”之一字,所述之意为疾病,故其字外覆“疒”部;所见之证乃“形似樱桃”,故其字内含“婴”形;所生特点是“多在项部”“皮宽不急”“似影似囊”,故其字音发“影”声。故在中医的许多著作里,又称为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等名称。
(二)病因病机
古代中医认为瘿病多与饮食水土、七情内伤、禀赋体质等有密切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瘿病的记载。秦代开始提出了瘿病发病与饮食水质有关,如《吕氏春秋·尽数篇》就有“轻水所,多秃与瘿人”的论述。晋代认识到山区多发瘿病,如张华的《博物志》中云:“山居多瘿。”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养生方》曰:“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亦认同了瘿的发病与水土有关。《名医类案》记载:“汝州人多病颈瘿,其地饶风池,沙入水中,饮其水生瘿。”上述论述说明瘿病的发病与地域水土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是因水土中的微量元素碘的缺乏或含有某种毒性物质所致,古人虽不知道“轻水”中缺碘或含有毒素,但已认识到水土的异常是致瘿的原因之一。晋代还认识到恼怒忧愤亦为瘿病的主要病因,且开始以方剂治疗瘿病。《小品方》言“中国人息气结瘿者,但垂无核也……其饮沙水喜瘿,有核瘰瘰耳,无根浮动在皮中……”提出了情志致瘿之学说。隋代继承了“山水”及“忧恚”致瘿的学说,并将瘿分为血瘿、息肉瘤、气瘤3类。《诸病源候论》记载:“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济生方》亦云:“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说明了长期情志不畅,忿郁恼怒,或忧恚气结,可导致瘿病。唐代《千金方》根据病因及瘿的形态,将瘿分为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5类,宋代又将瘿分为石瘿、肉瘿、筋瘿、血瘿、气瘿5类,强调不可妄施手术。《济生方》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根据临床表现将瘿分为5种,即“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瘿;皮色不变者,即名肉瘿;筋脉露结者,名筋瘿;赤脉交络者,名血瘿;随忧愁消长者,名气瘿。”明代认为瘿与瘤为同一种疾病,病机上强调瘀血和痰浊。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瘿病论》云:“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提出了瘿病的病因除了气滞,还有瘀血和痰浊。《医学入门》也认为瘿瘤“总皆气血凝结而成,惟忧恚耗伤心肺,故多著颈项及肩。”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瘿瘤》中亦指出:“瘿瘤者,气血瘀滞,年数深远,渐长大之症。”《医宗金鉴》曰:“脾主肌肉,郁结伤脾,肌肉浅薄,土气不行,逆于肉里,致生肉瘿。”另外,古人还认识到先天禀赋体质致瘿的现象,《柳州医话》云:“禀乎母气者为多。亦说明母有瘿疾,子女亦常可患瘿病。”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甲状腺疾病与遗传有关相一致。
从上述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古人对瘿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从开始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居住环境、饮食水土因素有关,逐渐认识到情志因素、先天禀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到后来逐步认识到血瘀和痰凝在本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古代医家认为,瘿病的基本病机是气滞、血瘀、痰凝互结,郁结于颈部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