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古代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黄帝内经》中,外感病常称为“伤寒”。《难经》提到“伤寒有五”,认识到外感病有不同的种类。《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和治疗思想对外感病的治疗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包括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的外感热病在内。随着清代温病学派的崛起,温病从伤寒的框架中独立出来。而其中的辨治规律,对当今流行性感冒这类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早在《黄帝内经》中,外感病常称为“伤寒”。如《素问·热论篇》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如《素问·骨空论》指出:“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难经》提到“伤寒有五”,认识到外感病有不同的种类。《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和治疗思想对外感病的治疗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包括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的外感热病在内。《伤寒论·伤寒例》中明确提出:“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这是对外感热病传染性、流行性的较早描述。

葛洪《肘后备急方》指出:“伤寒,时行,瘟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其冬月伤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风冷,至夏发,名为伤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气及西风,使人骨节缓堕受病,至春发,名为时行;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如此诊候并相似,又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至此,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特点的外感热病开始从外感病中独立出来。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明确地将外感病分为伤寒、时行、热病、温病、疫疠五类,将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特点的外感热病独立描述,特别是在论述疫疠时提到:“皆由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这些认识为后世温病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的《千金要方》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预防和治疗瘟病的方法和方药,如解肌汤、葳蕤汤等,对当代的临床实践具有很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朱肱在《类证活人书》中明确地将外感热病分为伤寒、温病、热病、温疫、温毒,并分别进行论述,创制了大量的治疫方剂,其中就包括治疗“瘟疫时行”的名方败毒散。

刘完素立足运气学说,对外感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的阐发,用药力主寒凉,创制了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诸多表里双解药,为后世外感病的辨治开创了新的思路。

明代的吴有性在《瘟疫论》中指出:“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吴氏名之为“疠气”“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但有甚于他气,故为病颇重,因名之疠气。”他又指出:“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这就从病因角度,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殊外感热病与一般的外感热病做了区别。

随着清代温病学派的崛起,温病从伤寒的框架中独立出来。基于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一批大家的智慧和创新,温病学形成了自己成熟、完善而独特的辨治体系,形成了完备的理、法、方、药的理论认识和临床诊疗方法。温病除了包括传染性、流行性极强的瘟疫外,还包括传染性、流行性不甚强以及没有传染性、流行性的外感热病。而其中的辨治规律,对当今流行性感冒这类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