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曾譻教授结合古代、现代医家及多年临床经验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先天体质虚弱是发病的基础,先天体质虚弱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灵枢·五变》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由于先天五脏功能不足,正气亏虚,健运失司,而发病消渴。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人胰岛分泌功能受损,与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这也佐证了糖尿病人存在先天五脏功能不足的情况。肾为先天,肾阳主要有促进机体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能促进气的产生、运动和气化。气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清气与水谷精微。而肾阳有促进化气作用,肾阳是人体气化的根本。《灵枢·本脏》:“肾脆,则善病消瘅”,指出了肾虚是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王焘在《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中更记载了消渴病尿甜的发现,并对其发生机制做了详细阐述:“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也,故甜味不变”,明确指出了肾阳亏虚是导致消渴的根本原因。脾脏的功能亦需依赖肾脏功能的维持。若肾虚影响脾脏,脾气亏虚,不能全尽“行其精气”之职,则易致水谷精微等代谢异常,而成糖尿病。正如《名医类案·消渴篇》曰:“消渴、消中,皆脾虚而肾败,土不胜水,肾液不上,乃成此疾。”《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三消之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由上可见,古人认为消渴虚证主要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主。阴虚燥热日久,也可导致气虚,成为气阴两虚。
张教授指出气阴两虚,夹热毒、夹血瘀、夹痰湿、夹气滞为消渴病的主要病机。气阴两虚之人,易被外感,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渴而妄冒。”食肥美辛燥之物者,易致燥热内生;因脾虚致气郁,痰湿、瘀血阻滞者,易致郁热内生,热久化燥。《医学心悟·三消》说:“三消之症,皆燥热结聚也。”《临证指南医案》亦指出:“三消之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气为血之帅”,气虚则帅血无力,必致血行迟滞,即所谓“气虚血瘀”;脾虚则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湿阻滞脉道;或脾不布津,津亏血行涩滞成瘀;同时肾阳亏虚不能温化痰浊也是痰瘀生成的重要原因。明代医籍《医学入门》说:“三消……总皆肺被火刑,熏蒸日久,气血凝滞”,说明消渴病人因阴虚燥热,血液被煎熬浓缩,黏稠不畅,日久可以产生瘀血。“血为气之母”,血可载气,气要依附于血和津液运行,故血瘀必然引起气滞,气滞则津液输布不畅,津液停滞导致痰凝,这些有形之邪阻碍气机,气滞加重,日久气耗,导致脏腑气滞,影响脾的运化、肺的宣发肃降、肾的温煦推动等功能。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一书中论述很明确,“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行,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瘀去则不渴矣。”这些病理产物逐渐形成恶性循环,病情迁延不愈,且变症多端。
热毒、血瘀、痰湿这些病理产物可以导致人体的循环障碍。有学者从组织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有胰岛组织纤维化,玻璃体化和动脉硬化。尸检胰腺有明显血液循环障碍存在,说明胰腺的血液循环障碍可以直接影响胰岛的分泌功能,甚至因缺血而萎缩或纤维化,从而使血中的胰岛素降低,血糖升高。因代谢障碍导致组织病理反应,如增生或细胞分化不良等炎症引起的组织渗出、变性、坏死、萎缩、增生等,糖尿病控制不良,病情加重而出现并发症时,由于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高血糖等原因,出现组织缺氧、血管内皮损伤、基底膜增厚、血脂增高、血小板聚集力增高、糖基化血红蛋白增高、血黏度增高和血液凝固功能亢进等,使血流动力学、血管形态和血液有形成分等改变。导致糖尿病的进一步加重和胰岛功能的进一步减退。
张曾譻教授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和核心。然而人类饮食结构、运动方式的改变,加上西药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应用,改变了其发病方式,使得其辨证论治越来越困难。这就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所以,针对错综复杂的病机,需要更新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辨证论治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