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约言》曰,槟榔,入胸腹破滞气而不停,入肠胃逐痰癖而直下,能调诸药下行,逐水攻脚气。治利取其坠也,非取其破气也,故兼木香用之,然后可耳。一云能杀寸白虫,非杀虫也,以其性下坠,能逐虫下行也。
竹篱茅舍旁边有条小山溪,小山溪平时不发大水时里面有很多鱼,小指月经常下去摸鱼。可每次发大水后,再去摸鱼就没有鱼了。鱼都到哪儿去了?小指月疑惑。其实鱼儿都被冲到下游去了,又要等很久才能慢慢繁衍起来。
爷爷说,指月啊,你看为什么治各类虫积要加槟榔,比如肥儿丸中就有槟榔,用使君子配槟榔。
小指月说,槟榔也能杀虫消积啊。
爷爷说,能杀虫消积的药非常多,但古代名方却独看重槟榔,因为槟榔还有一个重要功效,它能下气行水,凡十二经之气水,槟榔皆可下之。
小指月听后,仔细咀嚼爷爷这句话。按照驱虫药的特点,不外乎就两个,一个是将虫儿麻痹杀死,另一个是把这些麻痹的虫儿通过打开肠腑气机,让它们排泄出去。所以要驱虫就要体现一个驱逐的特点,要给邪以出路,使虫儿排出体外。而排出虫儿最好的出路便是肛肠,这槟榔不正是能够宣通五脏六腑壅滞,下一切气,消谷逐水,打开虫子下排的通路吗?
爷爷说,所以这单味槟榔就是很好的驱虫药,它同时兼顾杀虫麻痹虫体,而且又能够驱逐它们外出。这就像山溪里的鱼,发一次大水,鱼都被冲下去了,肠道里有虫积,用药把它们麻痹后,再用通腹的槟榔或莱菔子通达肠腑气机,那么虫儿在里面就待不下去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千金方》记载,治寸白虫:槟榔二七枚。治下筛。水二升半,先煮其皮,取一升半,去滓纳末,频服暖卧,虫出。出不尽,更合服,取瘥止。宿勿食,服之。
《圣惠方》记载,治诸虫在脏腑久不瘥者:槟榔半两(炮)为末。每服二钱,以葱蜜煎汤调服一钱。
《普济方》记载,槟榔散治大小便不通,亦治肠胃有湿,大便秘涩:槟榔至大者半枚。用麦门冬煎水磨一钱,重汤烫热服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