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球蛋白试验

抗球蛋白试验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这种抗球蛋白血清,在适当处理后,将会与人球蛋白发生特异性凝集反应。抗球蛋白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体内致敏红细胞或检测体外致敏红细胞。抗球蛋白试验在血型血清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T激活后的细胞可以与存在于某些抗球蛋白血清的抗T活性起反应。因此,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用不加抗凝剂的血样好。

【概述】红细胞表面包被了IgG抗体分子或补体分子C3、C4的片段,但不产生凝集现象。IgG抗体和补体都是人球蛋白,用这些人球蛋白免疫动物或用杂交瘤技术可以得到抗球蛋白。用这种抗球蛋白血清,在适当处理后,将会与人球蛋白发生特异性凝集反应。抗球蛋白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体内致敏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或检测体外致敏红细胞(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球蛋白试验在血型血清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检测方法】手工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检测法。

【注意事项】要在各种对照试验结果都准确的情况下,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才能认定。有假阳性也有假阴性。

1.假阳性结果的原因

(1)红细胞用盐水洗涤之前可能已有凝集。

(2)离心过度,红细胞压得过紧而不易摇散,误为阳性结果。

(3)制备不当的抗球蛋白血清,可能有微量的抗人种反应性,能直接凝集人的红细胞。使用有许可证的试剂,就不会有此问题。

(4)来自败血症患者或受细菌污染的标本,可以引起阳性反应。因为T激活后的细胞可以与存在于某些抗球蛋白血清的抗T活性起反应。

(5)不抗凝标本在冷环境里经过一段时间保存后,自身冷抗体发生作用,激活补体(主要是C4),用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发生假阳性反应,用抗凝标本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6)在体内被IgG致敏的红细胞不能做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以免造成假阳性结果。

(7)试验所用盐水,应避免储存在质量较差的玻璃容器或有较多金属离子的金属容器中,容易引起非特异性红细胞凝集,造成假阳性。

2.假阴性结果的原因

(1)试验细胞、试验血清和抗球蛋白血清由于储存不当发生活性减弱或丧失,造成假阴性结果。

(2)必须保持抗原抗体的最适比例。太浓的红细胞悬液妨碍致敏效果,而红细胞悬液太淡,不易准确读取结果,都会造成假阴性。

(3)红细胞洗涤不充分,残留的球蛋白中和了试剂中的抗球蛋白,造成假阴性。

(4)操作过程应连续,如果洗涤时间过长,结合在红细胞上的抗体容易解离,洗涤好的红细胞加入抗球蛋白试剂未及时离心看结果,都会使反应减弱或变为阴性。

(5)操作人员漏加抗球蛋白血清,也会造成假阴性结果。

(6)遇到弱抗体,没有用显微镜核对,导致假阴性结果。

(7)试剂中抗球蛋白浓度过大,有前带现象,造成假阴性。

(8)离心不充分或者离心过度,红细胞压得过紧,摇散时用力过大,把较弱的凝块摇散,都可以造成假阴性结果。

(9)孵育时间和温度控制不当,会使反应结果减弱或变为阴性。

(10)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采用多特异抗球蛋白,初读结果后,在室温应放置5~10min,重新离心看结果,若细胞被C3d或Ig A致敏时,阴性有可能变成阳性。

(11)有些抗体只在有活性的补体参与下才可以检出。抗凝剂能与钙结合成螯合物,妨碍了补体的活化,导致假阴性反应。因此,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用不加抗凝剂的血样好。

【临床意义】

1.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可用于 ①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检查;④药物性致敏红细胞的研究。

2.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可用于 ①血型鉴定;②交叉配血;③抗体筛选和鉴定。

(邵智利 陈 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