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一)建筑布局不合理
感染性疾病科于2004年10月应《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成立,除新建医院可预留面积外,老医院大多建筑面积偏小,挂号付费、候诊和配药区域小,患者就诊集中或数量增多时,可导致局部人员密度过高,引发交叉感染。功能流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呼吸道感染患者与肠道感染患者就诊流程存在交叉,可致患者间相互感染。此外,与其他非感染部门邻近,三区划分不明确,空调、通风系统不独立等问题,也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感染性疾病科以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为主,易引起交叉感染
感染性疾病科由原来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整合成立。以诊疗感染性疾病患者为主,大多具有传染性,其中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性更强。在整个就医流程的各个环节如挂号付费、候诊、检查、配药、治疗等过程中,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陪客之间,均可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若机体免疫力下降、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就可能发生医院感染。
(三)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强
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医技和工勤人员。低年资医护和医技人员进入临床工作时间短,缺乏相应培训,对于如何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缺乏了解,不重视手卫生和自身防护。高年资医护和医技人员由于长期从事该项工作,主观上麻痹大意,疏忽自身防护。工勤人员多为外包公司职工,多学历较低、缺乏医学知识、流动性大、培训困难,导致该人群手卫生和自身防护意识差。易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院内感染的发生。
(四)家属预防意识薄弱
患者家属多无医学背景,不了解感染性疾病传播的规律,未经过感控培训,部分人员卫生习惯不良,不注意洗手和咳嗽礼仪,疾病预防意识薄弱。在陪同患者就诊时与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存在直接或间接接触,易导致自身感染。
(五)消毒不到位,环境污染
儿科患者自控力弱、配合性差、喜用手抓、摸周围环境,加上部分家长自身卫生习惯差或缺乏公德,随地吐痰、便溺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低龄儿无法戴口罩等,易引起周围环境的污染。
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未按要求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处理,即接诊其他患者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环境消毒工作多由工勤人员,由于他们缺乏医学常识,往往认为清洁的就是无病原菌污染的,在工作中为图省力在清洁后不消毒环境或不认真消毒环境,导致环境成为病原菌的储藏地,引发其他人员的感染。
(六)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儿科患者自控能力差,咳嗽、呕吐、排尿、排便等难以控制,加上部分家长缺乏社会公德,导致患者分泌物、排泄物随地丢弃,未及时放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弃物袋内,污染环境导致感染播散。锐器处置不当,导致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等人员损伤,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发生。
二、感染性疾病科的院感预防控制措施
(一)建筑布局合理
感染性疾病科的位置相对独立,与其他科室有一定距离。建筑面积至少达到一级医院75m2,二级以上医院300m2,指定发热门诊医院700m2。
内部结构布局合理,有明确的三区划分,各区之间无交叉,有明显标识。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应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处置室和抢救室等。有感染性疾病病房的,其建筑规范、医疗设备和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人流物流洁污分开: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呼吸道患者和消化道患者分开候诊、就诊,各自有专用通道。呼吸道诊疗区有合理的空气流向:清洁空气→污染空气→排出室外。
(二)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要求
应适合患者心理、生理特点,色彩明亮,线条简洁,无积垢,便于清洁,利于消毒。
(三)消毒隔离和防护用品配备齐全
感染性疾病科必须配备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备、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医疗废物周转箱和黄色垃圾袋、消毒剂(如快速手消毒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漂白粉等)等。有病房的还需配备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或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等。以保证对环境有效消毒和消除手病原菌携带。
为工作人员提供工作服、隔离衣、防护服、帽子、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屏)、防护面罩、手套、鞋套等自身防护设施,供医务人员根据不同防护级别选择使用。
(四)建立健全院感控制制度,加强制度落实检查
感染性疾病科是院内感染高风险部门,必须制定如消毒隔离制度、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手卫生制度、环境微生物监测制度、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制度、医疗废弃物处置制度、传染病上报制度、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院感制度和流程,以切断传播途径,避免院感发生。不仅如此,在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新发传染病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院感控制制度尚需不断紧跟形势依据循证原则完善原有制度,增订新的流程、措施。
为确保各项制度、措施的正确实施,真正发挥制度、措施的效果,降低院感发生率。院感科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平时的现场检查,查看各项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如制度不合理则修订制度,如主观执行不力当场予以指正教育并通报科室领导,如客观原因导致的执行不力,应与有关各方协调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
(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1.对病室及各种物品消毒 感染性疾病科物表、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遇有血液、体液污染,立即喷洒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擦拭。对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对病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2.对各诊疗用品消毒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重复使用的诊疗用品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灭菌的原则。
3.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1)患者安置:①门诊。按不同病种诊治患者,一间病室内不得同时诊治两种不同病种的传染病患者。病室内保持整洁,空气流通。更换病种前,病室必须进行彻底消毒。②病房。不同病种的传染病病人应分开安置,不得收入同一间病室内。病情复杂、传染性强、易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安置于单人间。疑似患者单间安置。
(2)患者体温计、压舌板、餐具、便器等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3)患者应在指定范围内活动。呼吸道患者离开病室必须戴口罩,不准随地吐痰。消化道感染患者不得随地排便。
(4)医务人员接触隔离患者需穿隔离衣,必要时戴手套,接触后实行手卫生。
(六)加强培训,注重自身防护
对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加强院感制度培训,重点在消毒隔离方法、手卫生制度、职业暴露防护、传染病上报和诊疗常规、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医疗废物处置规范等方面。要求医务人员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接触肠道传染病患者时加戴手套,接诊不同病种应及时更换隔离衣,防止污染;处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应戴手套、穿隔离衣;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避免职业暴露和锐器伤等。只有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感染风险的认知度,明确了自身防护的重要性,才能落实自我防护措施,避免工作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
对患者及家属通过宣传画报、视频、宣传册等传播传染病基础知识,宣传洗手、咳嗽礼仪和卫生生活习惯,提高非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七)合理处置医疗用品
患者用后污染的敷料、纱布、棉球、一次性医疗废物(非锐器)等均置双层黄袋,扎紧袋口,锐器放入锐器盒,均外贴标记,送医疗废物临时储存点,然后外送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置双层黄袋,扎紧袋口,外贴标记,集中送中心供应室消毒处理。
(八)加强环境监测
1.空气 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运用沉降法对空气进行采样,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布点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径9c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15min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以空气中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为合格。
2.物表 规则物体表面菌落总数≤10cfu/cm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用cfu/件表示。
3.工作人员双手 卫生手消毒菌落总数≤10cfu/c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