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局部放电检测干扰来源

智能局部放电检测干扰来源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光滑的材质是铜-亚铅化合物,因生锈等保存问题,现已使用不锈钢系列的金属电极。

(一)远程心电监测中采用的监测导联问题

1.心电监测导联越多,得到的心电信息就越丰富,以监测心肌缺血为主要目的时,尽可能用多导联系统的远程监测仪器和设备,必要时可增加附加导联。

2.体位对心电波形有一定影响,分析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3.远程心电监测的十二导联将四肢电极移到躯干(即M-L改良导联体系),R波振幅及ST段偏移幅度等均有不同种程度的改变,尤其是肢体导联,因此诊断标准应从宽掌握。

(二)远程心电监测中的电极问题

1.为减少肌电干扰,监测时应尽量避免接近电气产品或多属物体(如扶手栏杆)。

2.电极可减低皮肤与电极间接触抵抗,降低电阻干扰,并在活动时有效降低皮肤与电极片之间的摩擦。紧急情况下来不及安放电极片时应注意,心电仪不要过强用力按压在胸部,出汗或往电极上抹少许唾液也可明显改善记录波形。

3.为改善安放部位信号和干扰之比(SN比),电极应靠近以心脏为中心的正极和负极交叉位置。

4.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光滑的材质是铜-亚铅化合物,因生锈等保存问题,现已使用不锈钢系列的金属电极。电极与皮肤接触面越大其记录效果越好。

5.特殊导联的运用。

(三)远程心电监测中传送心电信号的干扰、妨碍和伪信号问题

1.心电信号传送时,尽量在安静状态下进行,避免混入来自肌肉、皮肤的干扰。

2.避免电极接触不良而引起的噪声。

3.传送心电信号时必须关掉声间信号,避免周围环境的杂声妨碍。

4.避开强电磁场,如高波或微波理疗仪、家庭用微波炉等。

5.雷、电、强风暴雨、地震等气象环境因素影响。

6.设备的抗干扰对策不佳。

(四)远程心电监测中信息资料的分析

1.阅读分析心电图一般要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但是必须强调这种心电图诊断受到很大局限。

2.活动状态下记录的杂声等干扰较多,资料分析有难度,因此要用不同寻常的心电图判断技巧,获取来之不易的珍贵情报。

3.患者自身状况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但常被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