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常间皮细胞

正常间皮细胞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情况下所见的间皮细胞大多为成熟的间皮细胞,但这些细胞不易在细胞学标本中见到。文献中描述的所谓“正常”间皮细胞,其实均为各种致病因素下所致,称其为良性细胞更确切一些。正常间皮细胞往往成片状出现在细胞学涂片中,由于细胞间的连接结构未被破坏,细胞间连接紧密。正常间皮细胞的核大都位于细胞的中央,一般为单核,双核及多核极为少见。

正常情况下所见的间皮细胞大多为成熟的间皮细胞,但这些细胞不易在细胞学标本中见到。真正正常的间皮细胞在下列情况下可出现于细胞学标本中:胸腹膜穿刺(针吸活检)标本、外伤或手术中胸腹腔冲洗液标本。

文献中描述的所谓“正常”间皮细胞,其实均为各种致病因素下所致,称其为良性细胞更确切一些。这些细胞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其大小与鳞状细胞中的基底层细胞及外底层细胞相似,直径10~20μm。

由于针吸穿刺、冲洗、手术及外伤等原因使间皮脱落,从而使正常间皮细胞出现在针吸涂片、浆膜腔冲洗液涂片等细胞学标本中,也因此使专业工作者得以观察到正常间皮细胞的形态表现,这些间皮细胞被称为“创伤性间皮细胞”。

正常间皮细胞往往成片状出现在细胞学涂片中,由于细胞间的连接结构未被破坏,细胞间连接紧密。细胞外形多为多边形,也可呈菱形、扇形(浆细胞样外形)、梭形等,少数可呈类圆形,细胞边界清楚。细胞的大小可不等,其直径小者约15μm,大者可达30μm。胞质丰富,嗜碱染浅蓝绿色,个别可嗜酸性染红色或橘黄色,显示其具有双嗜色性。间皮细胞之间界限清晰、扁平样多边形与其他间皮细胞相互连接(图2-1)。在间皮细胞增生性反应或修复时,不但核增大明显,而且核之间的间距变小,说明细胞数量或密度加大(图2-2)。

正常间皮细胞的核大都位于细胞的中央,一般为单核,双核及多核极为少见。但在炎症或肿瘤等因素刺激下,间皮细胞在增生性反应状态下,出现双核、多核及核偏位的情况明显多见。正常间皮细胞表现为多边形或棱形呈单层平铺、相互间连接成片状;核膜薄而光滑无畸形;核染色质均匀细致;核仁细小不易见到;核表面由于覆以薄纱状的胞质,成薄雾状核。

外科手术后的胸膜腔冲洗,可造成正常间皮细胞的反应性变化:间皮细胞核增大,深染和略有畸形,有核仁;胞质变红甚至发生嗜酸性变;细胞外形可保持多边形,也可变为类圆形或圆形、椭圆形和梭形。这些反应性和修复性变化很容易被误判为恶性细胞或“非典型细胞”,这是要特别注意的。细胞之间有连接结构,细胞呈平铺状,平面感强烈、缺乏三维团,细胞密度虽有增大,但无肿瘤时的拥挤重叠。而较少发生松散解体呈散在分布的情况,这与退变或增生的间皮细胞尚有区别。

图2-1 腹腔卵巢癌手术中的冲洗液标本(模拟涂片截图)

术中盆腔冲洗液标本,多边形的间皮细胞构成一个大的细胞碎片,单层细胞之间界限清晰,连接结构保存完好,核间距大,核结构保存良好。MBW印片法制片(Pap×400)

图2-2 腹腔卵巢癌手术中的冲洗液标本(模拟涂片截图)

与上图不同的视野中所见的反应性间皮细胞,为修复性反应的间皮细胞,其核增大,核膜增厚,核仁增大,与周围的间皮细胞的核形成对比。MBW印片法制片(Pap×400)

综上所述,真正正常的间皮细胞是在创伤时剥脱的细胞,由此而观察到正常间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如下。

1.细胞成片存在,细胞之间界限清楚。

2.细胞间有连接结构(由两个细胞间的微绒毛互相交错构成的透光带,称为“微裂隙”)。

3.细胞外形呈扁平的多边形、菱形和类圆形。

4.单核为主,双核及多核极少见。

5.核染色质均匀细致,核可有增大、核膜略有不整,核仁小而清晰。

6.胞质可呈双嗜性并深染,显示“厚”,这种变化贯穿于间皮细胞从增生到肿瘤的改变中;

7.几乎在“创伤”的同时出现对创伤的修复性反应──修复性间皮细胞(图2-2)。

8.随着冲洗力强度的增加,可见间皮下细胞出现:嗜碱性的幼稚型小圆形、小梭形细胞或中间型的浆细胞样间皮细胞出现,显示了间皮细胞的谱系形态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