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圆细胞性上皮样细胞型间皮瘤

圆细胞性上皮样细胞型间皮瘤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类圆形细胞从菱形细胞发展而来,因而此种类型的瘤细胞包括梭形细胞与菱形细胞的混合。类圆形细胞的胞质丰富,嗜酸红染,其中一些细胞也具有菱形细胞的顶端紧密连接。此型间皮瘤细胞可出现胞质内含有分叶状黏液空泡的肿瘤细胞,似印戒样细胞,这往往出现在成团的瘤细胞中。红色箭头所指的为分化型间皮瘤细胞。

类圆形细胞从菱形细胞发展而来,因而此种类型的瘤细胞包括梭形细胞与菱形细胞的混合。类圆形细胞的胞质丰富,嗜酸红染,其中一些细胞也具有菱形细胞的顶端紧密连接。可见单核与多核瘤巨细胞相,多核者一般为3~5个核,深染的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此型间皮瘤细胞可出现胞质内含有分叶状黏液空泡的肿瘤细胞,似印戒样细胞,这往往出现在成团的瘤细胞中。瘤细胞核增大明显,核染色质凝聚块状,呈多中心点状分布,使其分布不均而出现疏松空白区,瘤细胞在细胞团中无规则排列,恶性特点明显,与腺癌细胞的排列规则大致相同,但细胞粒散。核多数位居中心,而少量圆形细胞的核可偏位,可见核周空晕与核分裂象。类圆形瘤细胞以散在分布多见,但也不乏成团者。成团的细胞可呈腺管状、乳头状或巢状排列,但其中的细胞较少见重叠(腺癌以细胞重叠较多见),似片状平面样分布。细胞团中的细胞间存在明显的微裂隙或透亮区,这是由于间皮瘤细胞外周有丰富的细长的微绒毛,在油镜下可观察到其微绒毛结构,以及细胞分泌的透明质酸物质,后者位于微绒毛顶端,呈圆形颗粒状。而分化良好的恶性上皮样型间皮瘤细胞看起来“温良”,但在这样的标本中并不都是“良性”细胞,除了形态类似良性的细胞外,还可以见到具有明显恶性特点的肿瘤细胞(图3-28~图3-35)。

图3-26 膜性上皮样间皮瘤

三角形的高“柱状细胞”形成的“膜”被覆于表面(A、B,红色箭头),其膜覆盖层下见为数不少的梭形细胞与小圆形细胞,混合有淋巴细胞等慢性反应性细胞(A、B,黑色箭头);细胞学显示了“膜状”的局部,呈带状排列的单层高柱状形态的间皮细胞(B)。组织切片、涂片(HE×200、400)

图3-27 剥脱的膜性上皮样间皮瘤细胞

一个不完全的类似柱状蜂窝状排列的微乳头间皮瘤细胞碎片(A),与组织切片所见的乳头状组织(B)的局部剥脱有关,因为整齐的栅栏样排列的细胞在一侧而显得零乱,是为断裂面。涂片、组织切片(HE×400、400)(病例由山东省聊城市第一医院任玉波主任提供)

图3-28 圆形细胞性上皮样细胞型恶性间皮瘤

散在分布的恶性间皮瘤细胞,大小不一,可见有微裂隙样连接的相邻细胞(A,红色箭头),瘤巨细胞或多核瘤巨细胞(蓝色箭头),印戒样细胞,小梭形细胞,圆形圈内为凋亡或发育不良的瘤细胞。MBW印片法制片(Pap×400、400)

图3-29 圆形细胞性上皮样细胞型间皮瘤细胞所见诠释间皮瘤细胞的谱系形态

间皮瘤细胞的大小不一致,反映了其谱系发展过程:小圆形细胞、小梭形细胞(B,绿色箭头)、小印戒细胞(B,蓝色箭头)、中等大小细胞(B,圈内)以及大圆形细胞(A,蓝色箭头,黑色箭头)。红色箭头所指的为分化型间皮瘤细胞(A)。MBW印片法制片(Pap×400、4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