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医理,就不得不说说中医的诸多经典著作。然而,就像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一样,中医药的浩瀚书海中也有被尊称为“四大经典”的名作,分别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和《神农本草经》。
中医医理之宗当属《黄帝内经》,很多养生节目和书籍中频频提到它,想必关注中医的人们对于这部经典并不陌生。这部书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就像之前说到的《神农本草经》假借神农之名一样,人们托名于以黄帝来著书立说,以黄帝和岐伯等人的对话形式来阐明中医的诸多理论。这是对战国时期以前中医理论的空前总结,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实为一部为后世中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所提出的理论真可谓包罗万象,比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整体观念、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养生保健等,历经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与验证,当今它依然保持着中医人所敬仰的魅力。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黄帝内经》所指出的养生大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总体上就是指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来进行养生保健,具体做法又包括“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然而,部分现代人的生活似乎都与之相悖,如饮食上“无节”——暴饮暴食、贪凉饮冷;作息上“无常”——生活不规律、熬夜、贪睡;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或者心情阴郁等,也因此“收获”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脂肪肝等“富贵病”。如此看来,《黄帝内经》的论述直至今日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适用性,我们应当进一步努力,尽力将其理论普及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在实践中体味健康的魅力。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最先提出的观念,这其中包括两个层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想想看,“未病先防”不正是我们当今“时髦”的亚健康状态最好的对策么?在还没有形成疾病之前,抓住一些疾病的端倪,及时做出调整,防微杜渐。“既病防变”,防止已经确诊的疾病发生变化,也与现代医学防治疾病并发症的理念不谋而合。“不治已病治未病”仅仅是《黄帝内经》所提及中医医理的冰山一角,这部著作堪称中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
《难经》是《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传统观点认为《难经》即问难《黄帝内经》之义,但有诸多医家并不这么认为。不管怎样,《难经》实为一部医理大成之作,书中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了许多中医理论的难点与困惑,同时也融入了临床问题的辨析。全书言简意赅,思路明晰,其所提及的很多观点早已成为后世立论的源头。比如在《难经》以前,大多的医籍都选取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遍诊的方法来体察脉象,而《难经》中提出“独取寸口”的说法。说到“独取寸口”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其实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或者体验过。去看中医时讲究察色按脉,医生按脉会以指腹接触患者手腕部的桡动脉,即寸口脉,作为判断病情的辅助方法。在更久远的时期,看病过程中需要诊察人迎(颈动脉)、寸口(桡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脉,虽然一部分疾病确实需要将这三部脉都摸到,但就大部分疾病而言,这个脉诊的流程就会显得烦琐。《难经》中记载到问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答曰:“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 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大致意思就是,“独取寸口”是因为寸口是人体经脉循行的会和之处,从寸口脉即可推及全身的气血盛衰。自此,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也大多沿用了此种方式,即独取寸口以察脉象。时至今日,《难经》仍然是一部具有方针性质的经典著作,为医生们的疑惑提供答案。
估计每位杰出的中医医生手里都收藏着快翻烂了的《伤寒杂病论》,这也许并不夸张,因为它在中医人眼中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是成材的必读书目。东汉时期,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下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书命运沉浮、几经辗转,后世医家逐渐把它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这部著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保持着其他所有临床著作所不及的旺盛生命力,是中医医生的“必修课”。《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美誉为“方书之祖”,书中的方剂被称为“经方”,张仲景则被赞为“医圣”,受万世敬仰。《伤寒论》开启了中医临证的新纪元,书中生动描述了各种病证的表现,如“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又如“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数量与质量兼具的临床证候与遣方用药相合,为中医药临证保留了第一手资料。论治过程中理、法、方、药兼备,组方精当,疗效确切,不但创立了三阴三阳辨证的方法,更具体地提出了诸多中医治则。《金匮要略》是治疗杂病的典范之作,充分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注重脏腑及经络的辨证,所记载的200多首方剂,一直沿用至今,比如麻子仁丸、大黄蛰虫丸、苓桂术甘汤等。
《神农本草经》是一部中药学著作,当中记载了365味中药材的药性、归经、相互作用。这部书是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就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药典”。其所提出的比如君臣佐使、相反相畏等配伍原则,还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药性理论,不仅极大丰富了中药理论,更为数千年来的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药理支撑。特别是根据药物有无毒性和毒性的大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这种分类方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不但能够用以区分药物,更为临床的配伍组方提供重要依据。《神农本草经》堪为中药著作的源头资料库,后世的《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都源于《神农本草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补充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