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伍与变化

配伍与变化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佐药”分为三种:佐助药即配合君、臣之意;佐制药取制约之意,用于消减君、臣之猛烈与毒性;反佐药是病情危重时,配伍的与君药药性相反之品,防止药病格拒。减毒,即控制药物的毒性,尽量将毒性减至最低。二是药量的变化,比如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都是由大黄、枳实和厚朴三味药组成,然而随着药量的变化,配伍比例也随之改变,功效发挥的主要方向则显然不同。此外,剂型的变化也会对方剂的效力产生影响。

清代医家徐灵胎曾言:“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的确,面临疾病的复杂性,方剂可以通过合理的选用药物,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来发挥效力。“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由《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可以从字面意思上了解一二。

“君药”是最为重要的,针对主病或主证。“臣药”次之,用于辅佐君药,或针对兼病及兼证。“佐药”分为三种:佐助药即配合君、臣之意;佐制药取制约之意,用于消减君、臣之猛烈与毒性;反佐药是病情危重时,配伍的与君药药性相反之品,防止药病格拒。使药则包括引经和调和方中诸药两层意思。麻黄汤中用麻黄为君,发汗解表散寒、宣肺平喘;臣之以桂枝,助麻黄发汗,并且解头身之痛;佐以杏仁,助麻黄降气平喘;炙甘草为使药,用于调和诸药,如此一来,君、臣、佐、使各司其职,药效显著。

药物的配伍须在对疾病和用药理论两方面都明了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模糊与随意。每味药物的使用都要寻到一个“为什么”,正所谓“用药如用兵”,复方是一个军团作战,有主有辅,团结协作,共同攻克疾病。从遣药组方的目的来讲,不外乎增效和减毒两个方面。增效,即增强药力,比如桃仁和红花同用增加活血祛瘀的力度;附子和干姜相伍用以温阳散寒,正所谓“附子无姜不热”。然而,对于每一味单独药物来说,其作用也是多方面的,通过配伍能够控制药力的发挥方向,如川芎配伍羌活、白芷则祛风止痛之力强;配伍当归、芍药则通经活血之功著。减毒,即控制药物的毒性,尽量将毒性减至最低。这其中使用到了药物相杀、相畏的理论,比如“生姜杀半夏”。半夏服用过量能使人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困难,而生姜能解半夏之毒,所以方剂中往往生姜与半夏同用,或者通过姜浸半夏制成姜半夏这一味饮片来使用。此外,减毒还可以选用功效相近的药物一同使用,以减轻每味药物使用的量,虽然总量不变,但是这使得其不良反应发挥的方向相互有所牵制。如十枣汤中的甘遂、芫花和大戟都是攻逐水饮之品,甘遂善行经遂之水湿、大戟善泄脏腑之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之伏饮痰癖,皆药力峻猛而有毒,易伤正气,将三味药物等分同用,更加大枣来缓和药性,使其充分发挥疗效的同时减轻了毒性,也尽量避免了正气的损伤。

方剂的变化往往是“随症加减”,以适应不同病情的需要。一是药味的变化,好比四君子汤用于脾胃气虚之证,当患者因脾虚而痰湿停滞时,加入陈皮、半夏以理气化痰,则为六君子汤。二是药量的变化,比如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都是由大黄、枳实和厚朴三味药组成,然而随着药量的变化,配伍比例也随之改变,功效发挥的主要方向则显然不同。小承气汤重用大黄,通下之力著,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厚朴三物汤重用厚朴,行气之力甚,用于治疗气滞便秘。此外,剂型的变化也会对方剂的效力产生影响。多数的丸、散剂效力偏缓,同样的药方换成汤剂则药效会明显增强,比如把六味地黄丸改为汤剂,则滋补肝肾之效更著;相反也可以把行之有效的汤剂改为丸、散剂,图缓治之,逐渐收功,如用治失眠的酸枣仁汤制成丸剂或膏剂,作为长期小剂量的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