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既觉得中药很神奇,又有些顾虑和疑问:花花草草能治病?中药里为什么有很多我们平时会吃的食材?如山药、生姜、薏苡仁;那些有毒的动、植也能煎服?如穿山甲、水蛭、雷公藤。的确,中药来源广泛,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中药产地讲究,自古以来都十分珍视“道地药材”;中药的采集繁琐,包括植物的叶、花、根茎、种子、果实及动物的皮壳、分泌物以及矿物等。想了解中药,须先从最具特色的药性理论入手,它能够让人懂得中药的性质和功效,从而发现中药的神奇所在。
(1)四气五味
药性特点是人们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思考药物对人体作用后的效应,并加以总结得出的。《神农本草经》最先将中药药性归纳为寒、热、温、凉,古时称为“四气”,“凉次于寒”,“温次于热”,寒凉与温热相对。而后,因为有些药物作用比较平和、无特别的寒热属性,《本草纲目》遂提出“寒热温凉平”五性。“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最为浅显而朴素的道理,离不开人们取类比象地观察自然与生活。我们用火来取暖,就是“寒者热之”;用水去灭火,就好比“热者寒之”。总之,温热性的药物治疗阴寒证,寒凉性的药物治疗阳热证。在用药过程中,还要再考虑疾病和药物寒热温凉具体的程度,不能用一桶水去熄灭一根小小的蜡烛,也不可能用一碗水就浇灭一团篝火。
与四气紧密联系的就是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不仅是对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是药物功效的高度概括。《黄帝内经》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防风能祛风解表,川芎可以行气活血;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五味子敛肺止汗,山茱萸固精速尿;甘味药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的作用,如人参培补元气,山药补脾养胃,甘草缓急止痛;苦味药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的作用,如黄芩清热泻火,葶苈子降气平喘,大黄泄热通便,黄连清热燥湿,知母泻火存阴;咸味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如芒硝通便,鳖甲软坚消癥。
(2)升降浮沉
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向性被归结为升、降、浮、沉四种属性,分别是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的趋向,与疾病的趋向性相呼应。总体来说,对于药物升降浮沉的把握,一是顺着病位,二是逆着病势。举例来说,病位在表、在上,则多用升散之品;病位在里、在下,则多选沉降之药。呕吐的病势向上,则相应地选用有下降趋势的药物;脱肛病势向下,治疗则选用有升提作用的药物。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王好古云:“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意思就是,在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对应到升降浮沉特性中属升,寒凉则属阴,属降;在五味里边,辛甘淡属阳,归为浮,酸苦咸属阴,归为沉。综合起来看,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等;味属苦、酸、咸,气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等。
升降浮沉也与药物本身的质地相关。“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一般情况下,花、叶、皮等药物多为升浮药,作用趋向上升、向外,如菊花、桂枝;种子、矿石、贝壳类的药物多为沉降药,作用趋向下行、向内,如牡蛎、滑石。然而,通过药物的炮制或配伍,药物的趋向性也会随之改变。将大黄酒制,即“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可用于治疗上焦火热证。在方药中,将升浮药配伍众多的沉降药,则会随之沉降;反之,把沉降药投入大量的升浮药中,也会随之升浮。
(3)药物的归经
人们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发现,某些药对人体特定的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力,从而影响了对药物治疗作用的判定与总结,逐渐形成了药物的归经理论。可以说,药物的归经理论是从其所治疗具体病症的经验积累中抽提而来的,并以脏腑经络、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学说等理论为指导,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方便临床遣方用药。在临床实践中,归经理论的形成与脏腑辨证密切相关,比如人们发现白芍能够用于治疗胸胁疼痛等病症,而肝经的病变可以表现为胸胁不适,所以就将白芍归入肝经。同理,麻黄能够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则归为肺、膀胱经。
与此同时,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学说等理论指导下的归经理论也日臻完善,如黄芩、黄连、黄柏都能够清热燥湿,在三焦理论指导下,被分别归入上、中、下三焦。以头痛为例,疼痛的不同部位联系着不同的脏腑经络,以六经辨证来看,羌活、藁本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苍术善治太阴经头痛;细辛、独活善治少阴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以此被分别归入各经之中。
实际上,临床用药时一定是对药物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特质综合考虑后,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其功效。中医历代医书浩如烟海,所记载的药性往往不太一致,这就需要广大医生去伪存真,在临床辨证与用药经验的不断积累之上,升华出适合“实战”的用药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