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科用药中一些常见问题

儿科用药中一些常见问题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而据有关资料报道,给发热儿童使用阿司匹林与雷耶综合征有密切关系。感冒通含有双氯芬酸,用于儿童可引起血尿,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而肾功能又发育不全的儿童来说,不宜作为治疗感冒的常用药。3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使得药物在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品种、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当前国内一些药物的剂型规格较少,甚至不适合儿科临床使用,给患儿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单纯地将小儿用药看成是成人的缩影,造成小儿用药成人化和不合理用药。

1.抗菌药物 目前,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或滥用较为严重,对非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及一般感冒发热患儿不究其因,首先选用抗菌药物,对疾病治疗不仅无益,而且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诱发耐药菌产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使用抗生素既不能缩短其病程,亦不能减轻腹泻症状,相反导致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产生。喹诺酮类药物虽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但该类药可引起幼年狗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应禁用于儿童,但临床上尚能见到用于12岁以下儿童的现象,且用药剂量偏大。四环素类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孕妇、授乳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于急诊患儿,给予庆大霉素可导致肾毒性和不可逆的耳毒性,引起患儿不可逆的耳聋。

2.解热镇痛药 当前,含吡唑酮类的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如安乃近、索米痛片等)仍有销售,其解热镇痛效果肯定,但不宜长期使用,尤其是儿童使用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过敏性紫癜,应在用药前后检查血象;新生儿使用含阿司匹林的制剂,由于新生儿胃内酸度低,胃排空迟缓,药物吸收慢,易在胃内形成黏膜糜烂;雷耶(Reye’s)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疾病,并与肝的脂肪变化有关,可出现于感冒、水痘等病毒感染,病死率高达50%。而据有关资料报道,给发热儿童使用阿司匹林与雷耶综合征有密切关系。感冒通含有双氯芬酸,用于儿童可引起血尿,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而肾功能又发育不全的儿童来说,不宜作为治疗感冒的常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但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每次用药间隔时间至少4~6h,12岁以下儿童每24小时不超过5次剂量,疗程不超过5d。3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美国FDA于2011年1月正式发文,要求对本品单剂剂量进行严格限制,即每一片剂或胶囊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不超过325mg。本品过量服用可引起肝毒性反应,是欧美国家急性肝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3.其他药物 一些医师及部分家长常将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类视为“营养药”,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如微量元素锌,浓度达15mg/L,有损害巨噬细胞和杀灭真菌的能力,增加脓疮病的发生率。因此,在补锌时,应注意可能伴随的并发症。维生素类应根据身体需要补充,若滥用和长期过量使用则会产生不良反应。如长期大剂量给儿童服用鱼肝油丸,或者在防治佝偻病时使用维生素D制剂过多,致使体内维生素A、维生素D浓度过高,会出现周身不适、胃肠反应、头痛、骨及关节压痛、高钙血症等慢性中毒症状。

葡萄糖注射液有营养、解毒、强心、利尿等作用,输入速度过快可引起新生儿高血糖症。新生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回吸收量仅为成人的1/5,对糖耐受力低,胰岛细胞功能不全,胰岛素的活性低,因而过快或持久地静脉滴注葡萄糖可造成医源性高血糖症,甚至颅内血管扩张而致颅内出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