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特点和治疗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特点和治疗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轻、中度UC:口服或局部作用的氨基水杨酸;或局部作用的糖皮质激素。轻度广泛型UC:口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巯嘌呤或硫唑嘌呤等用于对上述药物不能维持或对糖皮质激素依赖者。

1.活动期IBD初始治疗

(1)急性轻、中度UC:口服或局部作用的氨基水杨酸;或局部作用的糖皮质激素。不能耐受液体灌肠药可选用栓剂。重度远端UC: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同时联合全身治疗。

(2)轻度广泛型UC:口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中度广泛型UC:如口服氨基水杨酸类效果不佳,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重度患者:足量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也可考虑其他免疫抑制药。

(3)轻度CD患者可单独使用氨基水杨酸,中度或难治性CD患者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英夫利西单抗已用于治疗对糖皮质激素和传统免疫抑制药联合治疗效果不充分或不耐受的重度活动期CD患者或有瘘管形成的难治性CD患者。

(4)甲硝唑可用于累及肛周活动期CD患者,可能与其抗菌作用有关。每天0.6~1.5g,分次口服,疗程1个月,不能超过3个月,否则易致外周神经病变。

2.缓解期UC和CD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除初发病例、轻症远段结肠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可停药观察外,所有患者完全缓解后均应继续维持治疗。维持时间尚无定论,可能3~5年甚至终身用药,诱导缓解后6个月内复发者也应维持治疗。糖皮质激素无维持治疗效果,在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应尽可能过渡到氨基水杨酸维持治疗。巯嘌呤或硫唑嘌呤等用于对上述药物不能维持或对糖皮质激素依赖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