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NSAID是一大类化学结构式各异、作用机制与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是风湿性疾病的常用药。NSAID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前列环素(PGI1)、前列腺素(PGE1,PGE2)和血栓素A2(TXA2)。
最早的治疗药物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至今仍为治疗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以后陆续有多种水杨酸类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等。
(1)分类: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9类。
①甲酸类:也称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
②乙酸类:代表药物为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舒林酸等;
③丙酸类:代表药物为布洛芬、芬布芬、萘普生、酮洛芬、奥沙普秦等;
④芬那酸类:如氯芬那酸、甲芬那酸、氟芬那酸等;
⑤吡唑酮类:如安乃近、氨基比林、保泰松等;
⑥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等;
⑦萘酰碱酮类:如萘丁美酮、尼美舒利等;
⑧昔康类:如美洛昔康、吡罗昔康等;
⑨昔布类:如塞来西布等。
也可按照作用机制分为:①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②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药。
(2)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①NSAID只起改善症状的作用,并不治疗原发病,因此在用NSAID的同时须治疗原发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如年龄、并存疾病如心肌梗死史、消化性溃疡史、出血史、高血压、肝肾功能、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等。还要注意即使同一NSAID,对不同患者有不同疗效反应和不良反应。
②NSAID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出现胃肠溃疡、出血、甚至穿孔。不同化学结构的NSAID胃肠严重不良反应有差异。选择性COX-2抑制药的胃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非选择性)NSAID。
③所有NSAID均可导致血压升高、钠潴留、水肿等。对服用者应进行相关检测。正在使用抗凝血药物和皮质激素的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NSAID。有消化道溃疡、胃肠道疾病病史者,可以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药或非选择性NSAID加用抑酸药物或胃黏膜保护药。有心血管或血液系统疾病、但又必须使用NSAID的患者,可选用非选择性NSAID。肝、肾功能损害者应慎用。
④血栓性不良事件:NSAID在长期连续服用后都可能出现发生率不高但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且与剂量及疗程呈正相关。NSAID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研究多集中于选择性COX-2抑制药,选择性COX-2抑制药引起冠心病和升高血压的风险较高,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心脏血栓和猝死等。
⑤肾毒性:NSAID可引起严重肾损害,包括水钠潴留或水肿、高钾血症、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低钠血症、肾乳头坏死和急性间质性肾炎,严重的可发生肾功能衰竭。用药时应注意监测。
⑥肝脏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肝功能异常。但在高龄、肾功能受损或长期大剂量使用者中会提高肝损害的可能。
⑦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嗜睡、精神恍惚、头痛、头晕、耳鸣和视力减退等。
⑧NSAID应服用最低有效剂量。不宜同时服用一种以上的NSAID,增加不良反应。
⑨NSAID与小剂量阿司匹林(保护心脏)同时服用会增加胃肠道出血,必须用NSAID者应加服质子泵抑制药(PPI)或米索前列醇,或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⑩布洛芬不宜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者同用,因通过相互作用会降低阿司匹林的心脏保护作用。其他传统NSAID也可能有此现象。选择性NSAID不影响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
2.常用药物
布洛芬(Ibuprofen)
【其他名称】 异丁苯丙酸、芬必得。
【用法用量】 口服。①抗风湿:6个月以上儿童:一日30mg/ kg,分3~4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4g。②解热镇痛:3个月-12岁:一次按体重5~10mg/kg,每4~6小时一次。一日最大剂量40mg/kg,不超过2.4g。12-18岁最大剂量不超过成人剂量。
【药动学】 口服后90%以上被吸收,食物可延缓吸收。本品口服单剂量后血药浓度在90min时达峰值,以后下降。血浆t 1/2约2h。5h后关节液中浓度与血浓度相等,以后则关节液浓度高于血浆浓度并可维持约12h。98%与血浆蛋白结合,剂量增加则可以增加血浆中游离型。主要经肝代谢为无活性的物质,有12%以葡萄糖醛酸酯由肾排出,仅1%以原型由肾排出。
【不良反应】 本品为非处方药。①服用者约16%出现消化不良症状,但较轻,停药即消失,不停药亦可耐受。②引起胃肠道潜血者少于阿司匹林,但随服用剂量的增大而增加。③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者分别低于1%。④神经系统偶可出现头痛、嗜睡、晕眩、耳鸣。⑤对一些有潜在性肾病的易感者可出现肾乳头坏死和急性肾功能不全。⑥其他少见的反应有支气管哮喘、粒细胞减少症和肝酶升高。
【安全用药须知】 ①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②禁忌证: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服用此类药物诱发哮喘、鼻炎或荨麻疹患者、严重肝病患者及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禁用。③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有骨髓功能减退病史的患者慎用。④本品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并导致水钠潴留。⑤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可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和水钠潴留情况。⑥长期用药时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⑦中毒极少发生。服用过量者血浆浓度可达704mg/L而不出现任何中毒症状。过量者中有约20%在服药后4h出现中毒症状,包括:抽搐、昏迷、视物模糊、复视、眼颤、头痛、耳鸣、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腹痛、恶心、血尿、肾功能不全。抢救措施包括尽早洗胃、输液、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促进药物排出。
洛索洛芬(Loxoprofen)
【其他名称】 乐松、环氧洛芬、氯索洛芬。
【用法用量】 口服:不宜空腹服药。成人一次60~120mg,一日3次。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80mg。儿童应根据年龄及症状酌情降低剂量或遵医嘱。
【药动学】 本品口服后,以原型前体药从胃肠道迅速吸收。因在消化道内无活性,故对局部的不良反应少。口服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时间在0.5h内。前体药在肝脏代谢为活性成分,经血循环以较高浓度分布于肝、肾、皮肤、其他细胞外间隙和四肢的炎性组织,在关节内的浓度持续时间较长,在脑组织和骨骼肌浓度较低。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3%~93%,血清t 1/2为1.3h,服药后24h基本从血液中消失。80%药物主要经尿液排泄,10%经粪便排出。
【不良反应】 ①严重不良反应:休克、溶血性贫血、皮肤黏膜眼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炎、消化道出血、肝功能障碍、黄疸、哮喘发作。②其他不良反应:皮疹、瘙痒感、荨麻疹、腹痛、胃部不适感、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腹泻、便秘、胃灼热、口内炎、消化不良、嗜睡、头痛、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肝酶升高、水肿、心悸、面部潮红。
【安全用药须知】 ①消化性溃疡、严重血液学异常和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者,对本品成分有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者禁用。②以下情况慎用:有消化性溃疡既往史患者,血液异常或有其既往史患者,肝损害或有其既往史患者,肾损害或有其既往史患者,心功能异常患者,有过敏症既往史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③长期用药时,应定期查尿常规、血常规及肝功能,若出现异常应减量或停止用药。④用于急性疾患时,应考虑急性炎症、疼痛及发热程度而给药;原则上避免长期使用同一药物。⑤避免与其他NSAID合用。
萘普生(Naproxen)
【其他名称】 消痛灵、甲氧萘丙酸。
【用法用量】 口服:①解热镇痛:1个月-18岁儿童一次5mg/kg,每日2次,一日最大剂量1000mg。②抗风湿:2-18岁儿童一次5~7.5mg/kg,每日2次,一日最大剂量1000mg。
【药动学】 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碳酸氢钠能加速其吸收,而氢氧化铝则延缓其吸收。可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尤以关节腔、骨、肌肉组织中含量最高。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亦可进入乳汁。在体内部分被代谢,以原型及代谢物形式自尿液中缓慢排泄,消除半衰期为13~14h。本品直肠给药也能吸收但达峰值时间较缓慢。本品的排出速度与在血浆中的消失速度一致。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以上。约95%随尿液排出,其中10%为原药,其余为代谢物。经肠道排出不到5%。食物可减少本品的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程度。
【不良反应】 ①常见胃烧灼感、消化不良、胃痛或不适、恶心及呕吐,严重者有胃肠道出血、甚至穿孔。②久服者有血压升高、头晕、嗜睡、头痛等。③少见视物模糊或视觉障碍、听力减退、腹泻、口腔刺激或痛感、心慌及多汗、下肢水肿、肾损害(过敏性肾炎、肾病、肾乳头坏死及肾功能衰竭等)、荨麻疹、过敏性皮疹、精神抑郁、肌肉无力、粒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等。
【安全用药须知】 见概述部分和布洛芬。
双氯芬酸(Diclofenac)
【其他名称】 双氯灭痛、扶他林、英太青。
【用法用量】 口服:6个月以上儿童:肠溶片,一日1~3 mg/ kg,一日最大剂量为150 mg,分3次服。
【药动学】 本品口服、直肠给药或肌内注射均可迅速吸收。口服与食物同服时,吸收则趋于缓慢,首关代谢明显,进入全身循环的药物仅达50%。本品也可经皮吸收。在治疗浓度时,蛋白结合率高于99%。可渗进滑膜液中,一直可以保留至血药浓度下降。终末血浆t 1/2为1~2h。主要的代谢物为羟双氯芬酸,代谢物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随尿和胆汁排出。本品局部点眼具有很好的眼内通透性,且房水中药物滞留时间较长,约为氟比洛芬的3倍,可能为角膜对双氯酚酸具有一定的蓄积作用。
【不良反应】 常见上腹部疼痛及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痉挛、消化不良、腹部胀气、厌食。少见头痛、头晕、眩晕、皮疹、血清AST及ALT升高、血压升高。罕见过敏反应以及水肿、胃肠道溃疡、出血、穿孔和出血性腹泻。
【安全用药须知】 ①本品可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并导致水钠潴留,血压上升。②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可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和水钠潴留情况。③本品有使肝酶升高倾向,故使用期间宜监测肝功能。④对本品或同类药品有过敏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重度心血管病变者禁用。⑤胃肠道溃疡史者避免使用。有心功能不全病史、肝肾功能损害及服用利尿药或任何原因细胞外液丢失的患者慎用。⑥有眩晕史或其他中枢神经疾病史的患者服用本品期间应禁止驾车或操纵机器。
吲哚美辛(Indometacin)
【其他名称】 消炎痛。
【用法用量】 口服:儿童一日1.5~3mg/kg,分3次,一日最大剂量200mg。直肠给药:一日1次25~100mg,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口服剂量。
【药动学】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而迅速,口服生物利用度约98%,服药后3h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t 1/2为2~3h,主要经肝代谢为去甲基化物和去氯苯甲酰化物。60%从肾排泄,其中10%~20%以药物原型排出;33%从胆汁排泄,其中1.5%为原型药;少部分从粪便排出,在乳汁中也有排出。早产新生儿口服本品吸收差且不完全。含铝和镁的抗酸药可减慢其吸收。直肠给药更易吸收,1~4h达血药浓度峰值。本品不能被透析清除。
【不良反应】 ①常见:胃肠道消化不良、腹泻、严重者上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焦虑和失眠等。②少见:血压升高、困倦、意识模糊、失眠、惊厥、精神行为障碍、抑郁、晕厥。③其他:白细胞计数或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尿、水肿、肾功能不全;各型皮疹过敏反应、哮喘、休克。④偶有肠道狭窄。⑤直肠用药有可能导致直肠激惹和出血。
【安全用药须知】 ①慎用于下列患者:震颤麻痹,癫、帕金森病及精神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等造血系统疾病。②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儿童对本药较敏感,有用本药后因激发潜在性感染而死亡者。早产儿和幼童对本药代谢缓慢,药效学也不同,半衰期较长(18~28h),据此可以解释本药对幼儿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较强。应用本药以诱导幼儿动脉导管闭锁时,会产生严重的全身性中毒反应,如肾毒性反应伴有蛋白尿和血尿、腹部膨胀、出血性肠炎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③长期用药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本药能导致角膜沉着、视网膜改变(包括黄斑病变)。遇有视力模糊时应立即做眼科检查。④本药因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停药后此作用可持续1d。⑤用药期间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含量常增高。⑥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检查或监测血象及肝、肾功能。⑦应用最小有效量,用量过大(尤其是每天超过150~200mg时)容易引起毒性反应,而治疗效果并不相应增加。⑧早产儿大剂量使用本药非常危险,14岁以下小儿一般不宜使用。如必须应用时应对患儿密切监护,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⑨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本药宜于饭后服用或与食物或制酸药同服。⑩本药的毒副反应较大,一般不做首选用药,仅在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效时才考虑应用。本药1次服6.25mg或12.5mg即可迅速大幅度退热,故应防止大汗和虚脱,补充足量液体。
阿司匹林(Aspirin)
【其他名称】 乙酰水杨酸、醋柳酸。
【用法用量】 口服:儿童,抗感染治疗:一日80~100mg/kg (体重<25kg),或一日剂量2500 mg/m2(体重>25kg),每日分2~4次服用。可逐渐减量为原剂量的3/4,以后逐渐减量至完全停药。
【药动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在胃内已开始吸收,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吸收后,大部分在肝内水解为水杨酸,其血药峰浓度出现在口服后1~2h。水杨酸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5%~90%。水杨酸盐结合率为65%~90%。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也能渗入关节腔和脑脊液。水杨酸代谢成水杨尿酸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小部分氧化为龙胆酸。游离水杨酸及结合的代谢物从肾排泄。在碱性尿液中排泄速度加快;可通过乳汁排泄。服用小剂量时,原型药的血浆半衰期15~20min,水杨酸血浆半衰期2~3h。长期大剂量用药(如抗风湿),因药物主要代谢途径已经饱和,未经代谢的水杨酸的排泄量增加,此时,剂量微增即可导致血药浓度较大的增加,水杨酸血浆半衰期可达20h以上。
【不良反应】 ①较常见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②较少见或罕见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③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④血尿、眩晕和肝损害。
【安全用药须知】 ①本品为风湿热和川崎病的首选药,仅能缓解症状,不能对因治疗。②10岁左右儿童,患流感或水痘后忌用本品,否则可能诱发Reye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死。③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及对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的患者禁用。④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应用不得超过3d,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d,症状不缓解应咨询医师或药师。⑤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者、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⑥服用本品期间禁止饮酒。⑦不应与含有本品的同类制剂及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不宜与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⑧本品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⑨本品可加强口服降糖药及甲氨蝶呤的作用,不应同用。⑩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本品自尿液中的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不宜同用。
依托度酸(Etodolac)
【其他名称】 舒雅柯。
【用法用量】 口服:儿童一日10~30mg/kg,最大剂量一日为1g,一日1次。
【药动学】 口服给药吸收良好,无明显首关效应,生物利用度80%或以上。99%以上的依托度酸与血浆蛋白结合,清除半衰期为7.3±4.0h。依托度酸经肝代谢,16%的给药剂量经粪便排泄。
【不良反应】 依托度酸耐受性较好,大多不良反应轻微而短暂。不良反应发生率>1%,可见:①全身症状:腹痛、乏力、不适、寒战、发热。②消化系统: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腹胀、胃炎、黑便、恶心、呕吐。③神经系统:焦虑、抑郁、头晕。④皮肤及附属器:瘙痒、皮疹、视物模糊、耳鸣、排尿困难、尿频等。
【安全用药须知】 ①有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或与应用另一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有关的胃肠溃疡或出血史者禁用。②不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反应,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期间出现哮喘、鼻炎、荨麻疹或其他过敏反应者,以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③本品耐受性较好。④其他见同类药物如布洛芬。
酮洛芬(Ketoprofen)
【其他名称】 酮基布洛芬、优洛芬。
【用法用量】 口服:儿童一日2~4mg/kg,分3~4次服,一日最大剂量为300mg。建议饭后整粒口服。
【药动学】 本品口服自胃肠道吸收,广泛分布全身组织,以骨、关节腔等为高。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亦可进入乳汁。在肝中代谢,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形式自尿液中排泄。给药后24h自尿液中排泄率为30%~90%。健康成人单次口服本品胶囊25mg,t 1/2 2.73h。肌内注射或直肠给药吸收良好。皮肤局部应用仅吸收少量。
【不良反应】 ①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②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膀胱炎、肾病综合征、肾乳头坏死或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
【安全用药须知】 ①交叉过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者,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禁用。对本品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②下列情况者应慎用:支气管哮喘史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包括凝血障碍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消化道溃疡病史者、肾功能不全者、肝硬化患者。③阿司匹林、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蛋白结合,游离血药浓度增加,有引起中毒的危险。④饮酒或与其他NSAID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倾向,并有致溃疡的危险。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的毒副作用。⑤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血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非诺洛芬(Fenoprofen)
【其他名称】 苯氧布洛芬。
【用法用量】 口服:儿童一日35mg/kg,分4次服,最大剂量为3.2 g。建议饭后整粒口服。
【药动学】 口服可快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85%,食物可减慢吸收并减少吸收量。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2h。t 1/2约2.5h。血浆蛋白结合率>99%。用药量的90%以葡萄糖醛酸结合于24h内随尿液中排出。
【不良反应】 常见:①消化道反应,约有15%的患者发生腹部不适和消化不良、便秘和恶心。②其他可见皮疹、耳鸣、头晕、困倦、精神错乱等。③有肾毒性、血小板抑制作用。
【安全用药须知】 ①慎用: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有消化道出血史者。②应在餐前30min或餐后2h服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③阿司匹林可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④其他见布洛芬。
萘丁美酮(Nabumetone)
【其他名称】 萘力通、萘普酮。
【用法用量】 口服:儿童一日30mg/kg,最大剂量为2g。建议每日顿服。
【药动学】 本品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健康成人口服本品1000mg,每晚服1000mg比早、晚各服500mg的血药浓度更高,食物和牛奶增加本品的生物利用度。本品吸收后迅速扩散至滑液中,4~12h后浓度达高峰,终末相t 1/2约24h,给药后24h血和炎症部位中的本品基本上完全消失,体内无蓄积。本品口服后主要经肝代谢,其主要代谢产物有较高的蛋白结合率,代谢产物80%从尿液排泄,10%从粪便排泄。机体总清除率为0.26L/h,剂量增加不影响药物的机体清除率和消除半衰期。
【不良反应】 (1)较常见:①胃肠道: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胃肠胀气、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胃炎、口干和口腔炎、上消化道出血;②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疲劳、耳鸣、多汗、失眠、多梦、嗜睡和紧张;③皮肤:皮疹和瘙痒及皮肤水肿。
(2)少见:黄疸、食欲增加或减退、吞咽困难、肠胃炎、肝功能异常、大便隐血阳性、肝功能衰竭、衰弱、兴奋、焦虑、多疑、抑郁、震颤和眩晕、大疱性皮疹、荨麻疹、光敏感、风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血管炎、体重增加、呼吸困难、过敏性肺炎、蛋白尿、氮质血症、高尿酸血症、肾病综合征、阴道出血、血管神经性水肿。
(3)罕见:胆红素尿、十二指肠炎、嗳气、胆结石、舌炎、胰腺炎和直肠出血;噩梦、味觉异常、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梗死、心悸、晕厥、血栓性静脉炎、哮喘和咳嗽、排尿困难、血尿、阳痿和肾结石、发热、寒战、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粒细胞减少症、血糖升高、低钾血症和体重减轻。
【安全用药须知】 ①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对本品可能有相似反应。②具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后,应对其症状进行定期检查。③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考虑减少剂量或禁用。④有心力衰竭、水肿或高血压的患者应慎用。⑤在餐中服用本品可使吸收率增加,应在餐后或晚间服用。服用本品的剂量一日超过2g时腹泻发生率增加。⑥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出血、严重肝功能异常、对本品及其他非甾体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儿童不推荐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
【其他名称】 扑热息痛、醋氨酚、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林。
【用法用量】 口服:解热镇痛,儿童:按体重一次10~15mg/ kg,每4~6小时1次。或按体表面积一天1.5 g/m2,分次服,每4~6小时1次;每24小时最多给药4次。或者按年龄,1-3个月:一次30~60mg,每8小时1次;3-12个月一次60~120mg,每4~6小时1次;1-6岁:一次120~250mg,每4~6小时1次; 6-12岁:一次250~500mg,每4~6小时1次;12-18岁:一次500mg,每4~6小时1次;每24小时最多给药4次。12-18岁最大剂量不超过成人剂量。
直肠给药:按年龄,1-3个月:一次30~60mg,每8小时1次;3-12个月:一次60~125mg,每4~6小时1次;1-5岁:一次125~250mg,每4~6小时1次;5-12岁:一次250~500mg,每4~6小时1次;12-18岁:一次500mg,每4~6小时1次;每24小时最多给药4次。
【药动学】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体液中分布均匀,口服后0.5~2h可达峰值,作用维持3~4h。约有25%与血浆蛋白结合,小剂量时(血药浓度小于60μg/ml)与蛋白结合不明显;大量或中毒量与蛋白结合率较高,可达43%。本品90%~95%在肝代谢,约60%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其余与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有毒性作用。t 1/2为2~3h,肝功能减退时可延长1~2倍,老年人和新生儿也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本品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形式从肾排泄,24h内约有3%以原型随尿液排出。在正常情况下,可在肝内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应用本品过量时因谷胱甘肽贮存被耗竭,此代谢物即与肝细胞大分子结合,从而引起肝坏死。
【不良反应】 ①呼吸系统:本药可使对阿司匹林过敏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加重,严重中毒时可抑制呼吸中枢。本药与哮喘发病及哮喘严重程度有强相关性,可能是呼吸道上皮细胞表层液及鼻黏膜黏液中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被本药代谢产物耗竭所致。②中枢神经系统:常规剂量本药对情绪无影响。过量致肝坏死时可出现昏睡、注意力障碍、激动、精神错乱和昏迷等反应。③消化系统:本药对胃肠刺激作用小,短期服用不会引起胃肠道出血。少见服用本药导致肝毒性的报道,严重者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肝坏死。滥用酒精可能加剧肝毒性。④泌尿系统:长期大剂量服用本药可致肾病,包括肾乳头坏死性肾衰竭,尤其是肾功能低下者,可出现肾绞痛或急性肾衰竭(少尿、尿毒症)。肾衰竭也可能继发于本药引起的肝功能损害。⑤血液系统:罕见血液学不良反应,偶有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报道。其他罕见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全血细胞减少,浆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等。⑥内分泌代谢:动物实验发现大剂量本药能抑制甲状腺功能和精子生成,但不能确定与临床是否相关。国外有引起低体温的报道,过量服用还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中毒剂量可引起低血磷症及低血糖,也有一过性高血糖。⑦皮肤:可发生荨麻疹、固定性药疹,偶见皮炎伴瘙痒,也有血管性紫癜、急性全身性疱疹样脓疱病、乳头样斑丘疹的报道。罕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⑧骨骼肌肉:国外用本药做激发试验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⑨过敏反应罕见。
【安全用药须知】 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②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一般对本品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道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哮喘的患者中,少数(<5%)可于服用本品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性反应。③肾功能不全者长期大量使用本品有增加肾毒性的危险,建议减量使用。④与阿司匹林相比,本药对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聚集时间几乎无影响。⑤3岁以下儿童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全慎用。⑥长期大剂量用药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和血象检查。⑦不宜大量或长期用药以防引起造血系统和肝肾功能损害。
塞来昔布(Celecoxib)
【其他名称】 西乐葆。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200mg,1次服用,如有必要,可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一次200mg,一日2次。2岁以上儿童:体重范围10~25kg者,一日100 mg;体重范围25~50kg者,一日200 mg;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00 mg,每日分2次口服。
【药动学】 空腹给药吸收良好,2~3h达到血浆峰值浓度,进食(尤其是高脂食物)可延迟本药的吸收,峰值时间(t max)延至4h,生物利用度增加约20%。本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浓度无关,在治疗血浆浓度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7%。塞来昔布在组织中广泛分布,连续给药5d内达到其稳态分布容积均值,约为500L/ 70kg。本药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在肝内经羟化、氧化和葡萄糖醛酸化进行代谢。主要通过肝清除,少于1%的药物以原型从尿液中排出。多剂服药后清除半衰期为8~12h,清除率约为每分钟500ml。
【不良反应】 ①常见胃肠胀气、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咽炎、鼻窦炎;由于水钠潴留可出现下肢水肿、头痛、头晕、嗜睡、失眠;②少见口炎、便秘、心悸、疲乏、四肢麻木、肌肉痉挛、血压升高;③偶见ALT、AST升高;④罕见味觉异常、脱发;⑤非常罕见癫恶化。
【安全用药须知】 ①对磺胺过敏者、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消炎药物过敏或诱发哮喘者及对本品过敏者、有心肌梗死史或脑卒中史者、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及重度肝功能损害者禁用。②本品属非甾体消炎药中选择性COX-2抑制剂类。导致胃肠黏膜损伤而引起消化性溃疡和出血的风险较其他传统非甾体消炎药为少。适用于有消化性溃疡、肠道溃疡、胃肠道出血病史者。③本品有引起心血管栓塞事件的风险,且与剂量及疗程(1年以上连续服用)相关。有心血管风险者慎用。④本品的心血管栓塞事件的风险与其他传统NSAID相似。⑤本品长期服用可引起血压升高、钠潴留、水肿等。长期服用宜监测血压、血象、肝肾功能。⑥本品化学结构中一个芳基为苯磺酰胺,与磺胺类药有交叉过敏反应,用前要询问患者是否对磺胺类药过敏。⑦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病史者慎用。⑧有中度肝肾损害者,本品剂量应减少而慎用。⑨服用本品时不能停服因防治心血管病所需服用的小剂量阿司匹林,但两者同服会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