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霉素药片使用方法

红霉素药片使用方法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环内酯类新衍生物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都有很强的细胞内穿透作用,在菌体细胞内形成高浓度发挥细胞内抗菌作用。应避免空腹用药。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红霉素等沿用大环内酯类主要引起胃肠道及肝不良反应。新大环内酯类口服吸收良好,给药次数和给药剂量减少,胃肠道及肝脏不良反应也相应减少。沿用大环内酯类每日给药3~ 4次,新大环内酯类每日给药1~2次。⑤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1.分类和作用特点 该类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①14元环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②15元环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③16元环大环内酯类: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醋酸麦迪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其中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以及醋酸麦迪霉素为大环内酯的新品种。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阻断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作用特点包括:

(1)红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某些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布鲁菌属等也对本品敏感。红霉素除对脆弱类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具有相当的抗菌作用,对部分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流感杆菌作用差。此外,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良好作用。

(2)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仿,但与红霉素相比增强了对流感嗜血杆菌、黏膜炎莫拉菌等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其中以阿奇霉素为最强,其次为克拉霉素;并加强了对厌氧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衣原体、分支杆菌和弓浆虫等病原体的作用。新品种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给药剂量减少、胃肠道及肝不良反应也较少,临床适应证有所扩大。

(3)该类药物具有卓越的组织灌注和分布,使其成为治疗呼吸道和耳鼻喉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新衍生物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都有很强的细胞内穿透作用,在菌体细胞内形成高浓度发挥细胞内抗菌作用。

(4)药动学特点:大多数品种供口服,吸收后血药峰值浓度较低,但在组织和体液中的分布广泛,肝、肾、肺等组织中的浓度可高出血药浓度数倍,在胸、腹水、脓液、痰、尿、胆汁等均可达到有效浓度,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在前列腺中可达有效抑菌浓度。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都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峰值浓度高、对胃酸稳定、半衰期(T)长、组织穿透力强的特点。本类药物主要在肝代谢,从胆汁中排出,胆汁中浓度可为血药浓度的10~40倍,进行肝肠循环,粪便中含量较高,血和腹膜透析后极少被清除。

2.主要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是大部分此类药物口服后表现最迅速和最直观的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降低、腹痛、腹泻等,停药后可减轻症状。应避免空腹用药。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红霉素最为多见(20%~25%),克拉霉素(10.6%),阿奇霉素(4%~9.6%)。

(2)局部刺激:注射给药可引起局部刺激,不宜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故滴注液应稀释至0.1%以下,且静滴速度不宜过快。

(3)对前庭的影响:静脉给药时可发生如耳鸣、听觉障碍症状,停药或减量后可恢复。静脉滴注时不宜量大或长时间用药。

(4)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热、药疹等,反应严重时应停药。

(5)肝毒性:正常剂量时肝毒性较小,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胆汁淤积、肝酶升高等,一般停药后可恢复,但酯化红霉素对肝毒性更大,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6)中枢神经系统:有报道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幻觉、烦躁、焦虑、头晕、失眠、噩梦或意识模糊。停药后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

3.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1)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球菌、某些厌氧菌,以及军团菌属、弯曲菌属、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等,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生殖道感染等。细菌对不同品种之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2)红霉素等沿用大环内酯类主要引起胃肠道及肝不良反应。新大环内酯类口服吸收良好,给药次数和给药剂量减少,胃肠道及肝脏不良反应也相应减少。沿用大环内酯类每日给药3~ 4次,新大环内酯类每日给药1~2次。肝病患者不宜应用红霉素酯化物。

(3)本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故不宜和胺茶碱类药物合用,以防茶碱浓度升高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必须使用时应进行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4)新品种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的抗微生物活性增强、口服后生物利用度提高、给药剂量减少、胃肠道及肝不良反应也较少,临床适应证有所扩大。

(5)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禁止与特非那丁合用,以免引起心脏不良反应。

(6)乳糖酸红霉素粉针剂使用时必须首先以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药物浓度不宜超过0.1%~0.5%,缓慢静脉滴注。

红霉素(Erythromycin)

【其他名称】 新红康。

【用法用量】 儿童:①口服:一日20~40mg/kg,分3~4次。②静脉滴注:一日20~30mg/kg,分2次,滴注速度宜缓,静脉滴注药液浓度以1%~5%为宜。

【药动学】 本品口服后经肠道吸收,其血药浓度较低,但其酯化物吸收完全。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口服红霉素的消除半衰期为1.6h。红霉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8%~44%。主要经胆汁排出,药物在胆汁中浓度高,尿毒症患者用药后无明显蓄积作用,肝功能不全者药物的排泄较慢。

【不良反应】 红霉素主要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与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道有关。偶有药疹与药物热、肝功能异常、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假膜性肠炎、溶血性贫血、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罕见。红霉素酯化物可导致肝毒性,常在用药后10~ 12d出现,可能属过敏反应。停药后大多自行消退,预后良好。

【安全用药须知】 ①此类药物通常仅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②对红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肝病或肝功能不全者慎用。③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本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d,以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④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⑤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肝病患者和严重肾功能损害者红霉素的剂量应适当减少。⑥患者对一种红霉素制剂过敏或不能耐受时,对其他红霉素制剂与规格也可过敏或不能耐受。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其他名称】 罗力得、罗迈欣、欣美罗、严迪。

【用法用量】 口服:儿童一次2.5~5mg/kg,每天2次。

【药动学】 罗红霉素耐酸,不受胃酸破坏,胃肠道吸收好,血药浓度高(本药峰值血药浓度为所有大环内酯类药中最高者)。药物吸收后在组织和体液中分布比红霉素高。在扁桃体、鼻窦、中耳、肺、痰、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道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可达有效治疗水平。但在母乳中含量很低。口服生物利用度为72%~85%,但进食可使生物利用度下降。血浆半衰期为8.4~ 15.5h,以原型及5个代谢产物自体内排出,自胆管、肺及尿液中的清除率分别为53.4%、13.4%及7.4%。药物主要随粪便以原型药物排泄,也有部分以脱糖代谢物排泄。另有约7.4%经尿液排出。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延长,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增大。严重肝硬化患者半衰期可延长两倍。本品吸收速率不受年龄的影响。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较低(总发生率约为4%)。①较多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低于红霉素。②偶见皮疹、荨麻疹、瘙痒、药物热等过敏反应。③少数患者用药后偶可出现肝功能异常。④少数患者用药后偶有头痛、头晕等症状。

【安全用药须知】 ①交叉过敏:患者对一种大环内酯类药过敏时,对其他大环内酯类药也可能过敏。②肝功能不全者慎用。长期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其他名称】 甲红霉素、克拉仙。

【用法用量】 口服:6个月以上儿童一次7.5mg/kg,每12小时1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应连续服用5~10d。

【药动学】 本药对胃酸较稳定,药物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泛。鼻黏膜、扁桃体及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血药浓度高,在扁桃体内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倍,在肺中浓度为血药浓度的5倍。克拉霉素口服生物利用度为55%;蛋白结合率为65%~75%;单剂给药后半衰期为4.4h。药物主要由肝代谢,以原型及代谢物(主要为14-OH克拉霉素)形式经粪便、尿液途径排出。血清中原型药物及代谢产物大致等量存在,其血药浓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主要有:①口腔异味,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头痛、AST及ALT短暂升高。②过敏反应:轻者为药疹、荨麻疹,重者为过敏及Stevens-Johnson综合征。③偶见肝毒性、难辨梭菌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④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一过性,包括焦虑、头晕、失眠、幻觉、噩梦或意识模糊。

【安全用药须知】 ①对克拉霉素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某些心脏病(包括心律失常、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水、电解质紊乱患者禁用。②肝功能损害、中度至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③与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和交叉耐药性。④禁止与特非那定合用,以避免因后者血药浓度过高导致的心脏毒性。⑤既可空腹口服,也可与食物或牛奶同服,与食物同服不影响其吸收。⑥血液或腹膜透析不能降低克拉霉素的血药浓度。⑦肾功能严重损害者(肌酐清除率<每分钟30ml/ 1.73m2)须做剂量调整。⑧6个月以下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其他参见红霉素。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其他名称】 阿红霉素、阿齐红霉素、希舒美、泰力特、芙奇星、丽珠奇乐。

【用法用量】 口服:6个月以上儿童餐前1h或餐后2h服用。①中耳炎、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一日10mg/kg(一日最大剂量为500mg),一日1次,连用3d。②非复杂性生殖器衣原体感染和非淋病尿道炎,12-18岁儿童一次1g治疗。

【药动学】 阿奇霉素口服后吸收迅速,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在组织内浓度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10~100倍。本药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很高,在肺、扁桃体及前列腺等靶组织内浓度高于大多数常见病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7%,食物可减少其生物利用度约50%,宜空腹服用。在体内的分布及排泄符合多房室模型,组织中的药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药物在组织中释放缓慢,组织内药物消除半衰期为2~3d。阿奇霉素主要以原型自胆管(约50%)及小部分自尿液(12%)排出,其消除半衰期长达35~48h。

【不良反应】 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其中胃肠道反应为9.6%,偶可见肝功能异常、外周血白细胞下降。

【安全用药须知】 ①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40ml/min)不需作剂量调整,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应慎用。②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③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毒性表皮坏死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④进食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口服用药需在饭前1h或餐后2h服用。⑤其他见红霉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