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清脂质检查

血清脂质检查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清脂质检查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项目,其中甘油三酯的升高对脂肪肝的诊断最有价值,25%~40%的脂肪肝患者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升高,且通常伴有LDL升高、HDL降低、LDL/HDL比值升高。1.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是脂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包括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是血清中颗粒密度最大的一组脂蛋白,主要作用是将肝以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进行分解代谢,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apoA增高,则发生上述疾病的风险降低。

血清脂质检查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项目,其中甘油三酯的升高对脂肪肝的诊断最有价值,25%~40%的脂肪肝患者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升高,且通常伴有LDL升高、HDL降低、LDL/HDL比值升高。1.血清总胆固醇(TC)

血清总胆固醇是脂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包括胆固醇酯(CE)和游离脂肪酸(FFA)。正常参考值:2.9~5.7mmol/L。

临床意义:①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胆总管阻塞、胆石症、胆道肿瘤、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黏液性水肿等。此外,长期饮酒、吸烟、精神紧张、血液浓缩也可升高。②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贫血、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胆固醇合成减少等。

2.血清胆固醇酯(CE)

正常参考值:2.34~3.38mmol/L。

临床意义:肝实质性病变时可减低,并提示病情发展,预后不良。3.甘油三酯(TG)

主要存在于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中,直接参与总胆固醇和胆固醇脂的代谢。正常参考值:0.56~1.7mmol/L。

临床意义:①增高。见于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痛风、肾病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高脂饮食和梗阻性黄疸等。②减低。见于低β-脂蛋白血症、严重肝疾病、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4.高密度脂蛋白(HDL)

是血清中颗粒密度最大的一组脂蛋白,主要作用是将肝以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进行分解代谢,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正常参考值:1.03~2.07 mmol/L。

临床意义:①增高。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但也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②减低。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5.低密度脂蛋白(LDL)

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有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正常参考值:≤3.12mmol/L。

临床意义:①增高。提示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其他也可见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肥胖症、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梗阻性黄疸等。②减低。常见于无β-脂蛋白血症、严重肝疾病、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低脂饮食和运动后改变。

6.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

是HDL的主要结构蛋白,具有清除组织中的脂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正常参考值:男性1.42±0.17g/L,女性1.45±0.17g/L。

临床意义:①增高。和HDL一样,是反应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发生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但较HDL灵敏。apoA增高,则发生上述疾病的风险降低。②减低。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以及家族性载脂蛋白A缺乏症和家族性α脂蛋白缺乏症。

7.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

是LDL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可调节肝内外细胞表面LDL受体与血浆LDL间的平衡,对肝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有调节作用。正常参考值:男性1.01±0.21g/L,女性1.07±0.23g/L。

临床意义:①增高。和LDL一样,是反应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发生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在高β载脂蛋白血症、肥胖症、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糖尿病等情况下也可增高。②减低。见于低β-脂蛋白血症、无β-脂蛋白血症、apoB缺乏症、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恶性肿瘤。

8.载脂蛋白A/B比值

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正常参考值:1~2。在高脂血症、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时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