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开始对治未病的认识,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了指导思想和一系列措施,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精髓与核心,是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重视防患于未然,即“未病先防”。此外,《素问·刺热篇》还记载:“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也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成书于东汉的《难经》对《内经》进行了补充和发挥,《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阐述了治未病的内涵和意义。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发展了《内经》以来的相关思想,《金匮要略》云:“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适中经络,为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说明有病宜早治,防其加重生变,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多个侧面论述了治未病的原理与方法。
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在论述治未病方面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如“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且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成书于元代的《格致余论》和《丹溪心法》在治未病方面也有相关论述。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其中《丹溪心法》是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全者,所以为圣人之道。”
在明清时期,治未病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张介宾(号景岳)所撰写的《类经》《景岳全书》中关于治未病的论述非常详细,如在《类经·针刺类十三》中曰:“救其萌芽,治之早也。救其已病,治之迟也。早者易,功收万全;迟者难,反因病以败其形。”又如《类经·摄生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清·程国彭(钟龄)《医学心悟》中“医中百误歌”云:“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说明了能把病扼杀在萌芽之前是最好的医师。清代名医叶桂(字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较前人更为深入,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体现了他对于既病防变的深入研究。吴塘(字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与叶桂“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充实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