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立足于“神形兼养”,达到防病、祛病、健康长寿的目的。对脂肪肝患者的养生保健主要从生活方式的干预来进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尤其是高脂饮食易导致超重、肥胖,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形成。
患者要戒烟限酒,饮食以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为原则,纠正偏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如贪食、嗜烟酒,高热量食品(鸡汤、鱼汤、肉汤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葱、姜、蒜、辣椒、胡椒、咖喱等),以及狼吞虎咽、暴饮暴食。豆类、咖啡可以适当多食。或制定个体化饮食,做到规律进食,限制食盐,合理饮水,饮食有节,讲究卫生,忌辛辣、油腻之品,病后应忌酒及粗硬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在运动的过程中,提倡平稳减轻体重,若体重下降不超过1.5kg/周,逐步增加锻炼量,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日常生活中做到怡情养性,保持情绪稳定,勿忧思恼怒,避免不良精神刺激。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避免碰撞伤及胁肋。要根据四时气候变化,做好生活起居调节。如在春夏之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热,应早起床;秋冬之季,气候由热转凉而寒,应早卧晚起。此外,要随四季寒热温凉气候变化而增减衣被,春时不可遇天气转暖而顿减衣被;夏天炎热,不要纵意当风,更不应在屋檐下、过道、穿隙破窗下纳凉或睡觉;夏天多困意,但不可久眠,久眠则神昏;冬天严寒,不可轻出,触冒风寒。预防正虚邪袭,变生他证。坚持治疗,定期复查。
脂肪肝患者需要适当的静心休养,以休体养息,培育正气,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让患者明白“卧则血归于肝”的道理,根据病情适当活动,以不疲劳为度。体位以偏向患侧卧位为宜,变动体位要缓慢。但随着病情的好转,应适当增加活动量,通过适当活动,可使经络通畅,关节滑利,气血营卫调和,体质和抗邪能力增强。尤其是恢复期或慢性病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注意动静结合,应以不感劳为宜。对虚证、体弱者,以静养为主,也可在床上或室内行调息功、放松功等活动,以促进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155-158.
[2]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0.
[3] 张书河,郭爱银,陈明,等.肝郁气滞证文献整理分析[J].中医药导报,2008,14(9):11-12.
[4] 马玉平,王天芳,薛晓琳,等.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点及辨证标准的现代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2):89-92.
[5] 段娜,李志红,黄一茜,等.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新中医,2012,44(7):43-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