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完善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时间:2023-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必须要廓清两个重要理念:公民文化权利理念、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公民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观念。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关键是“公共”,实质是尊重公民的文化平等权。不断深化、更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宣扬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认同,促进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完善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_宁波文化强市建设研究

第四节 完善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十二五”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时期,《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历史方位上,着眼于转型、整合、创新和提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入一个社会化、自主化、普惠化的新阶段,为宁波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一、完善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定位与重点方向

(一)目标定位

从加快推进宁波文化强市建设的视角看,“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应确定为:将宁波建设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项目多、供给对象广、供给模式优,群众文化生活内容丰富、文化生活品质高、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先进文化渗透力、感召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

具体来说,要逐步形成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公共文化运行机制,建成覆盖城乡、分布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管理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断丰富,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不断做强,形成国内一流,与宁波建设文化强市要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重点方向

针对当前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和下一阶段发展目标,宁波要以全面改善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为主题,以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为龙头,在原有建设基础上由数量积累转变为质量提升,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全体市民共享。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对象。要全面惠及城乡居民,按不同类型服务对象,满足社会各界不同的文化需求。建设初期,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薄弱,较多地强调把重心偏向农村,而目前基层设施和各类活动已初步铺开,同时伴随着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今后一个时期要逐步转为强调城乡联动和惠及全民。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机制。要从文化部门的供给导向型向人民群众的需求导向型转变。初期主要强调文化部门积极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对群众需求的把握相对不足。经过近些年来的实践,今后一个阶段,要在收集对前一阶段公共文化服务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调整改善服务的类型和质量。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要从追求门类齐全向“普及提高、多元发展”转变。在普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供更多高质量和个性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既重视提供多样化普及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又重视适度提供提高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造文化精品和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公众文化需求,提升公众文化素质。

二、完善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若干建议

完善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在现有建设基础上,根据体系结构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进行大胆的整合、创新和提升,才能使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更加丰富,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更加充分,才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更加繁荣、更加健康。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必须要廓清两个重要理念:公民文化权利理念、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公民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观念。公民参与文化生活,分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享有文化创造的自由和保障文化权益的权利,都是公民应有的文化权利。而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现代政府建设的基本理念,要求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度供给服务、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关键是“公共”,实质是尊重公民的文化平等权。所谓文化权利平等,并不是重新陷入平均主义的陷阱,而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谈平等,不是分配平等、结果平等,而是更看重文化权利的起点平等、机会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中,要注意给予不同身份、不同条件、不同需求的人群相应的公共文化产品,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文化服务。不断深化、更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宣扬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认同,促进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只有真正形成自觉的文化意识和清晰的发展思路,才能积极承担起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当市民的文化权利受到了特别的呵护,当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格外亲切,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主人,市民的精神需求就得以充分释放。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树立市场主体意识、创新体制改革意识、推进公共民主决策等。具体而言,作为产品的文化,其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文化事业单位要建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推进文化的商品化和社会化;把市场化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企业化管理引入文化事业单位,站在市场的角度来看待文化产品,解决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这样才能使公共文化更具活力和普遍性;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更新一些原本渐渐失去其广泛影响力的传统文化项目的观念,发展其文化产业,既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体系,又保护和重塑了传统文化项目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一举两得。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模式

加强吸引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形成公共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种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服务业。政府文化部门要做好相关规划与扶持工作,进一步鼓励发展壮大,积极探索在公共文化领域引进产权融资的操作,但是要特别注意把握分寸,既要推进投资、生产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又要保障产品和服务的“公共性”。

在加强调研和借鉴各国(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设立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基金。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以基金方式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完全可以之为参照、积极探索符合宁波实际的公共财政支持文化发展的新的制度安排,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争取成立宁波文化发展基金会,构建公益性文化资助平台。充分利用和发挥宁波民营经济发达、社会资本丰厚、民间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抓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的时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广泛联系海内外关心宁波文化发展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人士,多方筹集文化发展资金,以各种形式资助、扶持、推动宁波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扶持文化新人,促进宁波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和范围,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服务托管制、特许经营制和项目招标竞争机制。在保持政府宏观管理公共文化的同时,发挥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促进各种民间文化艺术团体、文化行业协会及海外文化机构等社会团体的培育与发展。采取“招标”形式,社区文化活动、文艺团队等以项目形式向有关部门申报,政府则可按照“申请、审核、批准、拨款、跟踪”等项目管理程序进行监管。进一步探索政府文化采购的种类、管理方式,以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规范管理,形成公益性文化项目的社会联动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撑手段

不断发展的新传媒及新技术,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无数新的可能性。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微博等在内的各类不同层面与范畴的新兴媒体,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性质和力量,使其能够完成一些传统媒体和其他文化传播方式难以达到的功能。因此,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传媒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有效应用,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效能。

进一步优化新媒体技术作为公共文化产品载体的功能。如“网络图书馆”作为宁波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大成绩,取得了广泛认同和良好口碑,接下来应考虑强化功能和扩大覆盖,为广大群众提供尽可能的舒适度。由于“网络图书馆”得到了广大宁波群众的喜爱,所以利用这一品牌效应聚集起来的人气,进一步开发、拓展其文化服务功能,将会是具有实效性的,如可尝试依托“网络图书馆”的资源和人气,建立网络论坛并积极地推广之,使其成为宁波读书、爱书、藏书以及关心文化的人们的一个交流平台,交换读书、购书、藏书的心得与经验。这不仅是为公众提供文化交流空间的一种公共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宁波本地文化人群落和文化精神的汇聚。

进一步强化新媒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信息传递和意见沟通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新兴的手机媒体和微博媒体力量越来越大,公共文化服务不可忽视对其的正确、有效利用,例如通过手机平台和微博发布文化活动信息,建立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主要文化设施的官方微博来与公众进行交流沟通,等等。而在为公众提供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状况进行议论、评价和抒发、表达自己意见和要求的平台方面,互联网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这是政府相关部门和文化单位最直观、最便捷地获取第一手民意材料的渠道。由此,有必要建设好民意信箱、互动论坛、不定期的民意网络投票等各种形式网上沟通工具,使互联网能够发挥其多层面、多角色的功能。

此外,要注意提高新媒体技术在公众中的普及,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接受度和利用率。以“文化共享工程”为例,作为全国范围内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项创新工程,目前在宁波推开良好,但实际应用效果却有不理想之处。作为主要倾向基层、尤其农村社区的文化服务手段,文化共享工程在群众中的认知率并不太高,大投入之下未能收到大实效。要改善其实效发挥,有许多工作可做,包括可尝试在农村网络文化站的设置上依据各村镇实际情况具体调整,而不必规循统一要求,这将对切实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机制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激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活力的有效手段。完善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要切实加强人才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只有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制定吸引人才帮助人才创造业绩的良好人才制度,才能真正保障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人才选拔培养的意见,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造就一支熟悉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抓好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重视文化队伍的继续教育,抓好经常性教育培训,大力实施对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队伍的培训。遵循人才队伍建设规律和文化人才成长规律,坚持逐层培养、逐级输送,兼顾各个年龄层次,形成梯队合理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大力完善人才激励选拔任用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首席制”。积极为优秀人才在学习进修、挂职升职、薪酬分配等方面创造各方面有利条件,促进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脱颖而出。

要切实加强考核评价机制。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才能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决策与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四方面:一要明确责任主体,各项文化项目和活动的实施都应明确责任主体,制定相应的责任追求办法。二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应采取分期拨款、提交阶段性执行报告、严格收支报告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管,保证财政经费合理有效使用。三要建立年报制度,对公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年报制度,内容向社会公开。四要鼓励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鼓励公民个人、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通过一定程序和途径,直接或间接、正式或非正式地评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

(五)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作策略

公共产品的选择必须经过一个公共决策程序。这一程序包括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意见收集和社会评估等环节。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些环节上的制度设计尚很薄弱,有的关键环节仍断裂、缺位。尊重公民的文化权利,首先就要尊重他们文化需求的表达权和公共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因此这些环节的完善势在必行。

一方面,要变单向传递信息为双向互动沟通,改变自上而下“派送”公共文化的方式。尤其是针对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宣传的同时收集辖区居民的意见回馈,在有效交流的基础上,文化站(宫)就可以按照辖区群众的实际需要来调整功能,而非固守起初达标评估时的设定,使“好看不好用”变为“既好看又实用”。同时,深入到社区(村落),在沟通交流中发现那些众多的自发性公共文化活动的“带头人”,与他们交朋友,倾听他们建议,把他们引到公共场馆中活动,提高他们的活动档次和水平的同时也有助于将群众引入这些场馆,聚集“人气”,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效用。总之,要改变自上而下“派送”的“官方”思维方式,真正认识到公共文化为公众,并向公众展示听取民意、实现需求的诚意,从而令公众勇于、乐于表达公共文化需求意愿,理顺关系、打通通道,为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另一方面,要提高民意收集、测算与相关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在收集、了解公众需求和矛盾的焦点之后,必须通过适当的科学分析方法来进行评估,作为决策参考。具体如何收集和统计民意,有许多方式方法,如官方发放问卷调查、委托商业机构调查、网络投票调查以及开放有关部门专门处理民意的信箱和电话,等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例如针对现有的高雅文化产品的引入状况,大部分文化层次一般的居民认为可以满足基本需求量,对于部分文化层次较高、偏好高雅艺术的居民却会感到不足,而对于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农民等则会因为欣赏水平和实际条件等因素对此基本无需求,这就需要文化部门根据一定的测算进行衡量后再布置每年的具体投资引入,过少无法满足需求,过多则不仅浪费且占据了有限的场馆、场次资源,影响其他类型文化产品的供给。某些项目则有必要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公众需求进行定量的测算,据此确定供给方案,以求更加符合多数公众的利益。只有公众有信心表达,政府和相关单位有诚心听取,才能够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方的交流通道,使得供需之间越来越和谐、平衡。

参考文献

[1]奚建华.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2]叶辛,蒯大申.2006—2007年:上海文化发展报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宁波市文广新闻局.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2011.

[5]宁波市文广新闻局.宁波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对策研究.2011.

[6]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2011.

[7]尤亚林,李娟莉.公民文化权利与公共文化服务——对构建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分析与思考.艺术百家,2006(7).

[8]郑建辉.新公共服务理论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以福建省为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9]中共鄞州区委、区政府.鄞州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期报告.2012.

【注释】

[1]黄旭涛:《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2006—2008)》,《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年第1期。

[2]赵江滨、胡军、黄霞芬:《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宁波发展蓝皮书(2012)》,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陈立旭:《从传统“文化事业”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浙江重构公共文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4]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江汉论坛》2012年第1期。

[5]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方兴、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方兴、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加快推动“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访谈》,《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2年第1期。

[8]李臻:《宁波公共文化服务走在全国前列》,《东南商报》2012年2月17日,A7版。

[9]陈朝霞:《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宁波日报》2012年1月6日,A4版。

[10]顾玮、徐学敏:《“你来我往”中传递宁波“文化名片”》,《宁波日报》2011年2月25日,A12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