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 理
甲吡酮(metopyrapone)可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所需的11-β羟化酶,使皮质醇合成停留在11-去氧皮质醇阶段,皮质醇合成减少,血浆皮质醇明显降低,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减弱,促皮质素释放因子(CRF)分泌增多,促使垂体分泌较多的ACTH,并相应地引起11-去氧皮质醇及其代谢产物增加。所以,此试验可用以探测垂体分泌ACTH的储备功能是否良好。
二、方 法
1.口服法
(1)先留连续2d的24h尿测17-OHCS、17-KGS和试验前1d取血测ACTH含量以作对照。
(2)第3天起内服甲吡酮500~700mg,1次/4h,连服6次,服药当日及次日留24h尿测17-OHCS、17-KS、17-KGS和血ACTH。
(3)如能测血浆皮质醇,则对本试验估价垂体分泌ACTH的能力上更进一步,而且大大简化了试验手续,其方法是第1天上午8:00测血皮质醇,然后服甲吡酮500mg,1次/6h;第2天上午8:00再取血复测皮质醇,正常人血皮质醇至少应降低到基础值的1/3以下。
2.静脉滴注法
(1)留对照日尿同口服法。
(2)第2天起以每千克体重30mg计算甲吡酮量,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避光),4h静脉滴完,滴注日及次日再留24h尿,重复口服法的检查项目。
三、结果分析
1.正常人在试验日及次日的17-OHCS较对照日至少增加16~20μmol/d,甚至增加2~3倍,口服法较静脉法增加更为显著。
2.不管口服法或静脉法,对照日17-OHCS、17-KS低于正常试验日,增加不明显,提示CRF分泌障碍,垂体分泌ACTH功能减退。
3.对照日17-OHCS、17-KS高于正常,用药后升高不明显或不升高,提示以下几种情况。
(1)垂体可能有分泌ACTH的肿瘤,因肿瘤持续大量分泌ACTH,肾上腺已接受过强大、持久的ACTH刺激,因此,不再有反应。
(2)某些肾上腺肿瘤不受ACTH控制。能测ACTH最为理想,17-OHCS升高,17-KS降低。
(3)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尿17-OHCS不受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而对甲吡酮有反应者,提示其病因为增生,如病人对ACTH有反应,而对此试验无反应则提示为肿瘤,这可能是大剂量皮质素抑制了垂体分泌ACTH的能力,因此,甲吡酮所引起的兴奋ACTH分泌的作用显示不出来。
4.肢端肥大症或嫌色细胞瘤,反应可正常或偏低。
5.艾迪生病,反应可能低于正常。
四、注意事项
本试验可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反应,一般较轻,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