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脉法蠡测

印度脉法蠡测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传统医学及阿拉伯传统医学都借鉴了中国脉诊。蔡景峰考证后认为扁鹊的切脉诊断是世界上最早的脉诊,并由西藏传出国外。《丹珠尔经》中的《辨病诊脉》是古印度阿育吠陀医学著作,亦是国外借鉴中国脉诊的代表,巴·吉格木德认为该著作是迄今所存文献中最早记述古印度脉诊内容的医籍。印度吠陀医学认为,诊断意味着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过程的动态监测。

主讲人 田康

印度传统医学及阿拉伯传统医学都借鉴了中国脉诊。蔡景峰考证后认为扁鹊的切脉诊断是世界上最早的脉诊,并由西藏传出国外。

《丹珠尔经》中的《辨病诊脉》是古印度阿育吠陀医学著作,亦是国外借鉴中国脉诊的代表,巴·吉格木德认为该著作是迄今所存文献中最早记述古印度脉诊内容的医籍。

印度的传统医学一类是古印度流传下来的、印度本国的阿育吠陀,另一类是阿拉伯传来与印度本土特色结合产生的医学,叫尤那尼,还有悉达、瑜伽、自然疗法等。其中有资格开业的医者,以阿育吠陀为绝大多数,研究生院和研究单位也最多。阿育吠陀是梵文Ayur-veda的音译,Ayur为生命,Veda是知识,即生命之学。阿育吠陀传为梵天所创,通过因陀罗传授人间,与伊斯兰教一同传入印度的阿拉伯医学被称为尤那尼,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在莫卧儿帝国时达到高峰。

印度吠陀医学认为,诊断意味着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过程的动态监测。疾病过程是人体体液与组织间的反应,这个过程可从诊脉加以判断。切诊的部位根据情况,有时会取颞动脉、颈动脉、臂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踝动脉、足背动脉等。

根据五大元素的比例组合分为三型Tri-Doshas:风型vata、火型pita、土型Kapha。Doshas也指失去平衡的力量,故也称三种分别为风力、火力、土力。

桡动脉诊得的脉象种类包括:①瓦它(Vata)脉:以食指取脉,每分钟脉率80~100次,指下快、窄、弱、冷、不规则的感觉,若蛇伏行,这种脉又叫蛇脉,表示体内瓦它过度;②匹它(Pitta)脉:以中指取脉,每分钟脉率70~80次,指下滞、亢、热、规则的感觉,若蛙之行,这种脉又叫蛙脉,表示体内匹它过度;③凯弗(Kapha)脉:以无名指取脉,每分钟脉率60~70次,指下缓、强、稳、软、宽、温、规则的感觉,若鹅浮行,这种脉又叫鹅脉,表示体内凯弗过度。

脉位与器官的对应关系为,右手脉:浅触——肠、膀胱、心包;深触——肺、肝。左手脉:浅触——小肠、胃、胆;深触——心、脾、肾。

vata蛇脉

pitta蛙脉

kapha鹅脉

盖仑的生活时代与张仲景类似,盖仑的著作中从长、宽、高三个维度来看脉搏所具有的种类,并从中提出27脉。栗山茂久提出盖仑曾从音乐方面来研究脉诊,用音乐的节律与脉搏的节律来研究脉诊。范行准的《中国与阿拉伯医学的交流史》

认为阿拉伯传统医学中伊本·西那的《医典》受到了中国脉诊的影响。

下面是讲课过程中大家讨论的精华选段。

田康:印度也有阿育吠陀的医学院,有这个方向的研究生,本科五年半,有专门的研究院,主要是阿育吠陀的,也有阿拉伯医学那一支的。中国脉学通过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对盖仑以及《医典》都有影响。

印度脉学有他们独特的分析方式:风、火、土。风力、火力、土力致病。

轴心时期的古医学只有中医还这么旺盛。埃及医学也有脉诊。大部分学者认为印度阿拉伯的脉诊是中国传来的,但是也有反对者。

壶翁:藏医的脉学很有意思,看尿色是其特色诊法之一。

田康:依据阿育吠陀早期经典中的记载,印度脉诊的研究意义,其中一方面就是其对少数民族医学的影响程度。中医的望诊又何其不是特色?埃及、阿拉伯、印度都重视桡动脉。盖仑和张仲景同时代,王叔和略晚。伊斯兰教解释取桡动脉是为了礼仪。盖仑解释是因为离心脏的距离合适,再者所附组织较少。印度传统医学的一支是阿拉伯医学的变化。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就有了。印度医学的思维模式是特色,以及其世界观、方法论。其中的佛教医学,对五代十国以后,包括孙思邈,尤其张从正有很大的影响。

刘伟:《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推算,今年为巳亥之岁,岁终之气,乃少阳相火客气加临太阳寒水主气,水火寒热交迫,故古人就已预测“其病瘟疫”,治疗当寒温并用,不可偏颇。

滕晶:最近急症感冒患者很多。最初多为风寒证头痛、身痛,很快入里化热出现高热不退,持续数天,静脉输液效差。右手脉往往粗、洪、动、热、数、疾、浮、高,左脉浮位紧、动、刚、细、中位,粗、高、疾、来急去缓,呈现外寒内热脉象,这是一类。另一类是内伤外感,火从窍发之象,双手寸脉上内曲、躁动,疾病多表现为咽部或咽下至前胸灼热感,几天后也会出现发热。

这二类病人与刘伟教授提到的五运六气有一定关系,同时要注意体质与个性问题。

刘伟:小儿发热往往身热肢凉,一般病程5~7天。宋代陈无择常根据每年的天干、地支各处一方,我们可取其意,今年用运气之旨处方,往往可有效如桴鼓之感,尤其是发热而血象不高之人,中药优势毕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