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层体悟脉象要素

分层体悟脉象要素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脉象要素的讲解,多位老师,精心准备,讲解细致。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就是“从脉上中下三段对比体会脉象要素”,再进一步讲,就是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体会脉象要素。诊脉水平有限,信息遗漏是肯定的,但是对气郁脉的判断应是对的,于是从脉上中下三段, 仔细体察。但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有利于健康的维护。何况郁与病的关系,本来就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主讲人 张文杰

对于脉象要素的讲解,多位老师,精心准备,讲解细致。而对脉的体悟,每个人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这就注定了人们不同的学脉道路,就是王鹏老师说的“脉性”吧。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就是“从脉上中下三段对比体会脉象要素”,再进一步讲,就是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体会脉象要素。说这个压力挺大的,我尽可能将切实的诊脉感觉、体会落于文字上吧。

开始学脉时,喜欢诊人的心理,但诊脉提取信息有限,至多只能体会一两对脉象要素,且诊出来的信息不能再进一步和病情结合了。举例如下,大家用正反两面来看吧。

疾缓:仔细体察脉搏上中下三段的速度变化,可以部分体现一个人个性,做决定、做事的模式,及心理的变化。诊一人:起始段速度快,如短跑起跑之时,但速度的加速时间短,中段速度变化不大,到上段时,速度就很快减退了,同时脉来,勾画出一个正梯形的形状。一个人性子急,开始热度高,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办事会拖拖拉拉。询问,确实如此。临床上脉搏起始段的怠、起始段的变短还可表示心脏的射血能力。

敛散:诊一女,尺脉敛紧,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脉管壁扩张过程似有人在拉一弹簧的感觉,扩张之力不足,收缩之力有余,且脉上中下三段压力不减,重按在指面是垂直的压力。性格比较自私,为自己考虑多,且有贪念。向其同学验证,确实如此。临床上脉的细、敛、直可以代表过度关注,无法释怀。

强弱:循脉后,从上中下三段感受脉的压力,突然重按,感觉脉管内的压力变化。可以部分表现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诊一佛教徒,起初并不知道脉搏动,从上中下三段,指下压力,不偏不斜,重按指下有很圆润的变化,并没有反抗的感觉,但压至最低点,脉的起始面很宽泛,在从起始到最高端,脉来裹手,不急不躁,重按的刺激在脉下次搏动时,并没有带来血管壁、血流速度和压力太大的变化。脉跳犹如在自己的环境中,不受干扰。于是问她是否有信仰,她说是,信佛25年。

学脉时间久了,大部分诊脉的心理感受都淡化了,而指下提取客观信息的能力有了提高。以下是今年一则初治失败的案例,和大家分享。

某男,30岁,体态匀称,肤色暗,自述胃脘部胀闷不适,大便质稀、次数多半年余,睡眠多梦,余无不适。为调理身体。初摸:整体脉厚、沉、浊、来势大,去缓。脉体充盈,重按抵抗感逐渐减弱。左手脉:热(疏松的热),尺的上部“郁”动。右手脉关、尺外侧壁张力高,关脉凸,黏(血流中层明显),尺粗。此人左关脉细摸,脉的上升支给人无奈、害愁、心神不安的感觉,但当时并没有重视。

分析脉象:厚、脉体充盈、脉来势大,土形人的体质,脉沉、浊、去缓,“郁”动波是气郁的脉象特征,右关脉的凸,关、尺外侧壁张力高,气郁于腹中,不得舒解,故胃脘部胀闷不适,右尺粗,表明堵在中焦,所化水谷精微输布不利,部分与郁气一同从肠道而出,故大便质稀,次数多。

至此,因为此人脉厚,充盈,又无寒象,故开方用疏解、清散之药,以调气为主。且王孟英医案中有这么一则记载,一妇,患泻,久治不愈,孟英曰:风木行胃。不信,另招人,大进温补,而至腹胀不食。孟英再治,苦泄辛通治其药,酸苦息风安胃。故见泻不止泻,排邪外出。

处方:连翘20g,厚朴15g,枳实12g,柴胡15g,生麦芽12g,香附15g,黄连6g,川牛膝10g,麦冬15g,麻黄6g。水煎服,日1剂。

7剂后,无效,患者自述没有任何感觉。

再诊脉:无大改观,唯独右手脉关、尺外侧壁张力小了一些。诊脉水平有限,信息遗漏是肯定的,但是对气郁脉的判断应是对的,于是从脉上中下三段, 仔细体察。发现患者脉的起始段并不短,但速度变化不顺畅,血管壁有刚的感觉,脉管壁的扩张在中、上两段感觉不明显,加上左关部给诊者复杂的情感体会,思虑下胃肠道的紧张,应是胃脘部胀闷不适、邪气排出不畅的主要负责者,于是改方:上述方去牛膝和黄连,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服药后,头4剂之后腹泻加重,8剂药后胃脘部的胀闷不适消失了,大便1日1次,质稀。

1个月后患者大便秘结,2~3日一行。未诊其脉,不知何因。

以上为病案的全部,治疗确是如此,但至今我仍有些地方不懂。

下面是讲课过程中大家讨论的精华选段。

壶翁: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描述,但最终都是一个事物的不同角度之象。关注点不同而关注体同,用心就会有所得,此是例证。学习脉学的路子就是选择工具完成自我脉学的过程。因实用原则和研究需要而有所层次性的区别。但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有利于健康的维护。诊脉如听声诉愿,如低声轻叹。诊脉而透析决断,勇而无谋,虎头蛇尾,心态紊乱,不一而足,都是生活状态里的缩影编码胶片。信息的多向性和弥散性,对医者来说可选择的提取方式很多,学好一个带动一片的效应,一马平川。张老师的探索确实入道。

对后续病例的看法:肝主疏泄,肝气的盛衰决定了脾胃功能的变化,疏泄失常,就会排泄失常,不是便秘就是腹泻,无论如何都可是腹胀不畅。心因性腹胀,还需要心理的疏导,韭菜割了,还会疯长。何况郁与病的关系,本来就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齐向华:诊脉就如先临帖练正楷,其次练行书并有觉悟,最后悟出草书而自成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