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源性猝死患者如何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

心源性猝死患者如何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心动过缓所致的心源性猝死应进行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猝死,在复苏的同时应该经静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目前主张首选胺碘酮。在心肺复苏后存活的幸存者,积极应用β受体阻滞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努力达到大型临床试验所达到的目标剂量,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最重要的措施。

心源性猝死主要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引起,其中很小一部分是由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经房室旁路下传引起心室颤动所致,只有少数心脏猝死发生于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的基础上。

(1)除心肺复苏的常规步骤外,关键措施是处理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或心动过缓。电复律是处理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对心动过缓所致的心源性猝死应进行紧急临时心脏起搏。

(2)在没有条件进行电复律或临时心脏起搏时,或电复律后不能恢复自主心律时,需持续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术。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猝死,在复苏的同时应该经静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目前主张首选胺碘酮。利多卡因虽可使用,但效果不如胺碘酮确切。ARREST试验结果表明,在采取标准心肺复苏措施的过程中,静脉应用胺碘酮300毫克可以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入院存活率。电复律虽然有效,但对于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为重要的治疗措施。

(3)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可能存在的诱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如电解质紊乱、药物毒副作用、心肌缺血等。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由持续性或不可逆性危险因素或恶化因素引起,采用心脏除颤仪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是目前为学术界公认的适应证。无条件置入心脏除颤仪者,可以口服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药。预防心动过缓所致心脏性猝死的方法是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

在这里必须再次强调,β受体阻滞药能显著降低心脏猝死的发生率,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实现的。因此,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是最重要的抗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在心肺复苏后存活的幸存者,积极应用β受体阻滞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努力达到大型临床试验所达到的目标剂量,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最重要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