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致病因素的复杂性、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该病往往难以获得迅速、满意的疗效。然而,“功能性”疾病却正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结合日常调摄或西药治疗,在临床治疗上常能取得良好疗效。
日常调摄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肠动力的障碍,因此在日常三餐中不可过饱、过饥或贪嗜凉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注意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一是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茶、酒等,本身可导致或加重胃肠动力的紊乱,二是可通过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胃肠动力障碍。还应重视精神因素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对于该病症状的缓解也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还应注意烟、酒及非甾体类药物对于胃肠道的刺激性伤害。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戒烟、戒酒或暂时停服非甾体类药物等。
西医常用药物
常用西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促胃肠动力药 适用于以上腹胀、餐后不适、早饱、嗳气等为主要症状者,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2.抑酸药及抗酸药 抑酸药可抑制胃酸分泌。主要有H2受体拮抗药及质子泵抑制药。H2受体拮抗药有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质子泵抑制药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抗酸药可中和胃酸,常用药物有铝碳酸镁、复方碳酸钙等。抑酸药及抗酸药适用于以上腹痛、反酸、烧心等为主要症状者。
3.胃黏膜保护剂 临床常用胶体铋、硫糖铝、双八面蒙脱石等。
4.根除幽门螺杆菌 常用方案为质子泵抑制药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程7~10天,对于严重耐药者可延长至14天。根除Hp治疗,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有益。
5.助消化药 复方消化酶、益生菌制剂可改善与进餐相关的腹胀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常作为辅助用药。
6.抗焦虑抑郁药 对于抑酸药、促动力药治疗无效且伴有明显精神心理障碍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酌情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再摄取抑制药,如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等药物。此外,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及心理干预等对于此类患者也十分有益。
中医治疗
1. 中医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中医学将此病多归为“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脾、胃,涉及于肝,病性以虚实夹杂为主。其虚者,正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该病的发生以脾胃虚弱为根本,这也决定了该病病程多为迁延难愈,从而易因虚致实,导致肝郁、痰浊、瘀血等情况的发生。可见,该病的发病病机较为复杂,多与脾胃虚弱、情志失节、外邪内陷、痰浊郁阻、瘀血内阻等相关。中医常见辨证分型有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脾虚气滞证、气滞血瘀证、痰湿内阻证等。
2. 中医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证:临床多见饮食过饥过饱、贪嗜凉食,或平时不注意保暖、脾胃受凉等原因。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不适,进食后加重,时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时常感到周身疲乏无力,大便不成形,舌淡苔白。治以健脾和胃,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人参(可代以生晒参或太子参)9g,茯苓9g,白术9g,半夏12g,陈皮9g,木香6g,砂仁6g,甘草6g]。
(2)肝郁气滞证:最常见的原因为情志失节,如平素情绪波动较大、易怒、善悲等。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疼痛,时有打嗝、反酸,情绪剧烈波动后上述症状加重,喜欢长声叹气,舌红苔薄白或黄。治以疏肝和胃、降气消痞,方选柴平汤加减(柴胡6g,半夏9g,厚朴12g,黄芩6g,茯苓15g,苍术6g,陈皮9g,生姜6g)。
(3)脾虚气滞证:既有平素饮食失节、感受寒凉等导致脾胃虚弱的一面,又有因情志不畅所导致的肝郁气滞的一面。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或胀痛,进食后加重,食欲下降,胸胁部时有胀闷感,急躁易怒,大便不成形,时有周身乏力,舌淡或黯淡,苔白。治以健脾理气、疏肝和胃,方选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加减[人参(可代以生晒参或太子参)9g,茯苓9g,白术9g,木香6g,砂仁6g,枳实9g,甘草6g]。
(4)气滞血瘀证:原因多为情绪过激、易怒导致肝气郁滞,而气滞不行则会进一步导致血行瘀滞。临床表现为腹部时有刺痛,痛处固定,以手按之疼痛加剧,舌紫黯,苔薄白。治以理气活血,方选金铃子散合失笑散加减(延胡索9g,川楝子3g,五灵脂6g,蒲黄6g)。
(5)痰湿内阻证:多因平素脾胃虚弱,导致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职,而水湿不化的下一步发展则是痰浊内生。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体困重、疲乏,时恶心欲呕,口中乏味,不思食水,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舌胖大伴齿痕,苔白厚腻。治以除湿化痰、理气和中,方选二陈平胃散加减(半夏9g,茯苓9g,陈皮6g,苍术9g,厚朴6g)。
此外,中医辨证亦有寒热之别,临床还常见有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及寒热错杂证。其中,脾胃虚寒证:多以胃脘隐痛、喜温喜按为临床特征。方选理中丸(《伤寒论》)加减治疗(干姜9g,人参9g,白术9g,甘草9g)。脾胃湿热证:以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口苦、小便短黄、苔黄厚腻为临床表现。方选连朴饮(《霍乱论》)加减治疗(厚朴9g,黄连3g,石菖蒲3g,半夏3g,豆豉9g,栀子9g,芦根15g)。寒热错杂证:以胃脘痞满或疼痛、嘈杂反酸、遇寒加重、口干口苦为特征。方选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治疗[半夏12g,黄芩9g,黄连3g,人参(可代以太子参)9g,干姜9g,大枣4枚,甘草9g]。
3. 中成药治疗
(1)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证,临床见脘腹冷痛、肢冷便溏者。
(2)气滞胃痛颗粒:用于肝郁气滞证,临床见胸痞胀满、胃脘疼痛者。
(3)香砂养胃颗粒:用于脾胃虚弱证,临床见胃脘隐痛、脘闷不舒、呕吐酸水、不思饮食者。
(4)胃苏冲剂:用于肝郁气滞证,临床见胃脘胀痛者。
(5)加味保和丸:用于脾胃虚弱、饮食积滞、病性偏实者。
(6)补脾消食片:用于脾胃虚弱、饮食积滞、病性偏虚者。
(7)加味逍遥丸:用于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证,临床见两胁胀痛、倦怠食少、头晕目眩、性急易怒、女子兼见月经不调者。
此外,对于伤食者,亦可选用大山楂丸、神曲茶以消食化积。
其他疗法
1.推拿疗法 本法简单易学,患者可自行完成。主要包括以下两项,即穴位点揉与腹部按摩。
(1)穴位点揉:①选穴。脾胃虚弱者,可选用足三里、公孙、中脘;肝郁气滞者,可选用太冲、合谷、内关。②手法。用指端着力于穴位局部,做轻柔和缓的环旋活动,要求穴位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频率约为每分钟60次,每穴每次持续1~2分钟,每天可点揉2~3次。③腧穴定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屈膝时膝部外侧凹陷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公孙穴位于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腹部按摩:①脘腹胀满者,可于睡前取仰卧位,双腿屈曲,两手搓热后交叠于腹部右侧,稍施压力,沿肠道走行方向顺时针按摩,连续按摩200~300次。②脘腹疼痛者,可用单手掌根按揉中脘穴,连续按摩200次。
2.饮食疗法
(1)姜糖苏叶饮:生姜3g,紫苏叶3g。用沸水加盖浸泡10分钟,加入红糖15g,拌匀即成。功能:散寒健胃,适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隐痛,对兼有风寒感冒者尤宜。
(2)玫瑰龙眼膏:取鲜玫瑰花、龙眼肉各等份,合熬成膏。每服1匙,每天2次。功能:理气解郁、补气和胃,主治肝郁气滞性胃痛,兼有体虚气弱者尤宜。
(3)橘皮粥:橘皮15~20g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60~100g煮粥。功能:理气和胃,适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脘腹痞满。
(4)山楂麦芽饮:生山楂10g,炒麦芽10g。用沸水加盖浸泡5分钟即成。功能:消食化积,适于饮食积滞而见食少、腹胀者。
(5)党参大枣茶:党参15g,大枣5枚,陈皮3g。加水适量,煮沸片刻即成。功能:健脾益气,适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
(6)茉莉花山药粥:山药50g,粳米100g。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继用文火煨煮至烂,拌入茉莉花10g,红糖适量,拌匀即成。功能:芳香开胃、健脾和中,适于脾胃虚弱而见食欲不振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