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一种慢性疾病,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它启动了一系列致病事件,导致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和最终胃癌的发生,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预防胃黏膜癌前变化(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清除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风险大大降低。幽门螺杆菌非常顽固,一旦感染,除非用正规的治疗方案,否则自愈率接近于零。幽门螺杆菌是怎么来的呢?说起来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
巴里·马歇尔是澳大利亚皇家佩斯医院的消化科医生,而罗宾·沃伦是一名病理学家,两位学者是合作多年的学术好友,在各自的领域均有不俗成绩。不过,对于这两位科学家来讲,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2005年10月他们收到了一份迟来的“贺礼”: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宣布,当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
其实,早在1979年,沃伦就首次注意到幽门螺杆菌。当时医学界认为正常的胃是无菌的,胃酸分泌会将细菌迅速杀灭。即使细菌在胃中被发现,也是被认为继发于胃部疾病,而并非可以引起胃病。沃伦的发现没有受到重视。而彼时马歇尔还只是一名普通的消化科医生。一次偶然,马歇尔出现在沃伦的身边,他们两人合作,最终于1982年确认了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及其在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中扮演的角色,并提出“细菌引起胃溃疡”的主张,这一说法直接挑战了当时的主流观点“消化性溃疡是由情绪性的压力及胃酸所引起,只能够以重复的制酸性药物疗程来治疗”。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马歇尔甚至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因患急性胃炎大病了一场。因为这段经历,马歇尔后来做访问时,曾被人善意地开起这样的玩笑:“嗨,咱们来聊聊那瓶幽门螺杆菌吧,味道怎么样?”
经过不懈的努力,马歇尔和沃伦提出了幽门螺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他们的成果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上一经发表,立刻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并最终收到2005年那份“迟到”的礼物。
一般说来,正常情况下的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黏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可以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而幽门螺杆菌几乎是能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杀手。现在已经得到普遍证明,超过90% 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超过80%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称,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难怪幽门螺杆菌的发明者会被授予诺贝尔奖。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人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知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