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患者要正确认识疾病,解除恐惧心理,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其次,还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吸烟,不饮酒,不吃过冷或过热、辛辣刺激、油炸、熏烤、难以消化的食物,碳酸饮料、雪糕、咖啡、浓茶等伤胃的“利器”也要戒掉。同时,慎重选用对胃黏膜有刺激、伤害的药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等)等。
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症状和改善黏膜组织学, 包括炎症、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等(但能不能使已经萎缩肠化的胃黏膜逆转,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治疗时应尽可能针对病因治疗,并缓解不适症状。
1.胃黏膜损害可应用胃黏膜保护药 胃是人体储存和消化食物的“房屋”,而胃黏膜就像是这座“房屋”的墙壁。要想保证胃的正常功能,首先当然要坚固墙壁。因此,无论是哪一种胃病,保护胃黏膜都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对于胃黏膜已经出现萎缩现象的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保护药(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糜烂愈合。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消化不良。如果将幽门螺杆菌根除,一方面可使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也能防止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如果没有消化不良症状或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无须治疗。而对于幽门螺杆菌,目前并没有一种可以单独根除的药物,国际上通用的是采取四联疗法,最有效的组合是一种质子泵抑制药(常用的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加铋剂再加上两种抗生素。抗生素建议是从克拉霉素、甲硝唑和阿莫西林中选择两种。同时,应避免不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具体服用方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章节会有详细的讲解。根除治疗结束后4周,可到医院做13C呼气试验检查,吹口气就能判断自己的幽门螺杆菌是否已经被清除干净。
3.伴有胆汁反流者需治疗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也是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之一。胆汁反流入胃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治疗胆汁反流需依靠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和胃黏膜保护药(铝碳酸镁、硫糖铝等)。
4.出现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可应用促动力药 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出现与胃排空迟缓有关,促动力药多潘立酮、马来酸曲美布汀(瑞健)等能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并可以防止或减少胆汁反流现象。
5.胃酸过多应使用抑酸治疗 出现反酸、烧心、上腹痛等症状,都是与胃酸过多有关,如果感到明显不适,可选用抑酸治疗。
6.抑郁、焦虑应进行心理治疗 对于有明显抑郁或焦虑表现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进行心理疏解或心理治疗。
7.胃镜随访 定期进行胃镜随访检查有助于帮助了解病情变化。一般而言,不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每年去医院做1次胃镜和病理检查,而有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建议每3~6个月到医院做1次胃镜和病理的检查,以便对自己的病情变化“了如指掌”。
8.手术治疗 对于病理提示重度异性增生的患者,根据情况可选择内镜下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复杂,病程长,长期以来,西医主要是从去除病因、对症治疗、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增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功能等方面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胃黏膜保护药、叶酸、维甲酸等。胃镜随访是现代医学预防胃癌的主要措施,一旦出现重度的不典型增生有癌变趋势时,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或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