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合理使用药物或者滥用药物,或者不遵从医嘱服药,更会“毒上加毒”。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因为肝脏是药物作用的最重要场所,可以说,用药越多,肝脏受到伤害的机会也就越大。目前,已知有千余种药物可造成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不合理用药来说,大多数药物不仅有可能引起肝脏的病变,也还可能使肾、心脏、大脑、脾胃、肠道等受到损伤。我国报道,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主要以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草药及中成药为多见。近年来由于减肥药、保健药、中药的滥用,肝损伤发病率也在明显增加。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除了与药物本身的毒性、用药剂量有关以外,如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发生取决于血中药物的浓度,还与用药者的年龄、遗传基因、个人体质、本身患有的疾病有关。儿童、老年人及同时患有肝病、肾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胃肠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由于身体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异常,在用药时就需要更加注意。比如,药物是口服还是咬碎了服,哪些药是不能同时服而需要分开服用的,是饭后服还是饭前服,一天服用几次,每次用多少,服药过程中不能吃哪些东西等,不懂就及时咨询开药的医生,并查看药物说明书,否则就很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或其他不良反应。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儿童药物性肝损伤占药物不良反应的1%,常见药物有扑热息痛、卡马西平、甲氨蝶呤、四环素、头孢曲松、环孢素、红霉素等。在儿童急性肝衰竭中,因为药物原因导致的就占20%。虽然大多数药物导致的肝损害是轻度肝毒性反应,但都存在潜在的急性肝衰竭。遗传因素决定个人体质和对药物的敏感性,影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据报道,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很低的药物却有家族聚集性现象,也就是同一家族内有很多人对某些药物过于敏感,以致服用后都容易出现肝损害。有些药物的使用效果因性别而不同,如在使用磺胺类、双氯芬酸、米诺环素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药物性肝损伤,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硫唑嘌呤引起的胆汁淤积则男性较为常见。
下面再列举一些药物性肝损伤的例子:口服避孕药可引起肝紫癜,避孕药也可导致肝肿瘤的形成;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水杨酸类药物可引起脂肪肝;含砷、磷的药物可引起肝炎;含砷类的药物可使肝内出现血栓;常用抗结核药、激素以及免疫抑制药等,都对肝脏具有毒性作用;中药生产、炮制不合规范,残留重金属等,也容易伤肝。由此可见,用药是需要综合各方面情况以权衡利弊,既需要保障安全,又需要提高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