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药物性肝损伤的早期发现、及时预防和治疗,对预后非常重要。到医院做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遗传性肝病、阻塞性黄疸及潜在的其他疾病,即可考虑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事实上,肝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有明确用药史,特别是使用了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对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有重要意义。如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胺碘酮导致肝损伤的潜伏期可在90天以上,需引起注意。另外,停药至肝损伤恢复时间也是良好的诊断依据。
药物性肝损伤的早期发现、及时预防和治疗,对预后非常重要。药物的肝毒性可分为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大多数是不可预测性,表现常不明显,以致存在大量的误诊和漏诊。因此,明确诊断很重要,也是治疗的基础。
肝损害大多出现在用药后1~4周,初发症状可能有发热、皮疹、瘙痒等。到医院做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遗传性肝病、阻塞性黄疸及潜在的其他疾病,即可考虑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国际上根据肝功能可将药物性肝损伤分为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
患者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须明确有无合并其他肝病。事实上,肝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当患者本身就有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等情况时,则很难判断肝功能急剧恶化是慢性疾病所致还是由于药物造成。有明确用药史,特别是使用了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对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有重要意义。所以,应搜集详细的病历资料,分清肝损伤是发生在用药前还是用药后,以及发生在哪种药物应用之后。大多数药物初次用药后出现肝损伤的潜伏期为4~90天,但部分药物代谢时间较长。如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胺碘酮导致肝损伤的潜伏期可在90天以上,需引起注意。另外,停药至肝损伤恢复时间也是良好的诊断依据。如果停用药物后,转氨酶在2~3周开始下降,而且在1个月内不再上升,其他指标也明显下降,可判断肝损伤是由药物引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