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如何治疗药物性肝损伤

中医如何治疗药物性肝损伤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最新数据分析显示,中成药或中草药已是我国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罪魁祸首是不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而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所致。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中药的毒副作用,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提高用药安全性,对减少或杜绝中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据最新数据分析显示,中成药或中草药已是我国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罪魁祸首是不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而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所致。如中药不讲究炮制方法,未遵医嘱煎药与用药。如中药附子的毒性很大,用量需要符合《药典》的规定,煎药时要先煎附子50~100分钟,然后再把别的中药放到里面一起煎,这样就可以消除附子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中药的毒副作用,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提高用药安全性,对减少或杜绝中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在防治肝病方面的疗效与优势还是值得肯定的,前提是要用中医思维去用药,不仅要辨证论治,还要综合辨病、辨体论治等多种中医特色诊疗方法。对药物性肝损伤,根据具体情况,中医采用疏肝健脾、行气活血、清热利湿、滋补肝肾、健脾利湿等治疗方法为主,相应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一贯煎、黄芪建中汤方药加减。下面作简要介绍。

1.疏肝健脾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两者关系密切。当肝受到药物损害发生病变时,出现肝病及脾,以致肝脾不和,肝郁脾虚,表现为胸胁胀痛不适,腹胀,食欲差,恶心呕吐,疲倦乏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此属肝郁脾虚证。《黄帝内经》中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疗方法是疏肝健脾,选用柴胡疏肝散、六君子汤或逍遥散加减。中成药可选用加味逍遥丸、小柴胡颗粒或六君子丸。

2.行气活血 当药物损害肝脏,肝疏泄功能异常,出现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表现为胸胁胀痛或刺痛,面色晦暗,腹胀,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此属瘀血阻络证。治疗方法是疏肝通络、活血祛瘀,选用复元活血汤或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血府逐瘀胶囊、血塞通片或脉血康胶囊。

3.清热利湿 当药物损害肝脏,肝疏泄异常,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湿浊内生,郁久化热,熏蒸肝胆,引起肝胆湿热内蕴,症状可见身体皮肤发黄,眼睛黄,皮肤瘙痒,胸闷胁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此属肝胆湿热证。《金匮要略》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治疗方法是清热利湿退黄,用茵陈蒿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茵栀黄颗粒或龙胆泻肝丸。

4.滋补肝肾 肝肾之间关系密切,中医有“肝肾同源”之说。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血之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化生。肾中精气的充盈,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若药物损伤肝脏,致肝血不足,进而出现肾精亏损,症状可见胸胁隐痛,头晕,乏力,心中烦热,失眠,口干咽燥,舌红,舌苔少,脉弦细数。此属肝肾阴虚证。治疗方法是滋补肝肾,用一贯煎加减。中成药可选用左归丸或六味地黄丸。

5.健脾利湿 脾主运化水湿,肝脏病变,气机不畅,使水湿输布不利,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表现为面目、肌肤发黄,疲倦无力,气短,肝区隐痛,大便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此属脾虚湿滞证。《脾胃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故采用健脾养血利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中成药选黄芪建中丸、四君子丸或木香顺气丸。

此外,针灸、推拿按摩、气功、药膳、情志疗法等均可对药物性肝损伤进行有效的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