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最基础的治疗方法。虽然西药抗病毒治疗很关键,但是,病毒的基因突变、频繁出现的耐药性是困厄抗病毒治疗的一大瓶颈。中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由于其成分复杂,使病毒对药物的耐药性大大降低。并且,中医学以辨证论治、整体调节以及“三因治宜”为特色,疗效长远可靠,毒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在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得到了肯定。
病毒性肝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学理论,可将此病归属于中医学“胁痛”“黄疸”等疾病范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在于机体内部的邪正斗争,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内在因素,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指机体对外界的抗邪和康复能力,相当于西医所指的正常的免疫功能。故正气不足则相应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失常。中医学认为,肝炎病毒是一种疫毒之邪,其发病主要在于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抵御肝炎病毒的入侵,又无力清除病毒,病情迁延不愈。内因和外因两者互为关联,互为因果。
中医的阴黄、阳黄、急黄
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病时最突出的症状就是黄疸,一些重症患者黄疸往往迁延不愈,久久不退,甚为棘手。而中医学对黄疸的认识及治疗历史悠久,在退黄方面有一定的特长和优势,往往能获奇效。
中医学认为,黄疸的病因,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所导致,内因多与中焦虚寒等有关。而内因、外因不是完全独立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中医学认为,黄疸的发生主要是湿邪为患。湿与热合,由表及里,内阻中焦,郁而不达,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致使肝失疏泄失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浸渍肌肤,下流膀胱,使面目、小便俱黄。这就是临床最为常见的阳黄。
若湿热入于血分,瘀阻血脉,蕴毒生痰,瘀阻血络,熏蒸肌肤亦可发黄。若夹时邪疫毒,热毒炽盛,其病势尤为酷烈暴急。邪入营血,损及肝肾,内陷心包,蒙蔽神明,则发为急黄。
若素体脾胃虚寒,或用寒凉之药过度,脾阳受损,湿从寒化,以致寒湿中阻,致脾失健运,湿郁不化,胆液排泄不利,渍于肌肤而发为阴黄。
临床以湿从热化的阳黄居多。阳黄和阴黄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相互转化。
根据患者的病史、证候特点及黄疸的色泽,一般认为,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者属阳黄;起病缓慢,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伴有寒湿诸候者属阴黄。急黄者,病势较急,其黄色甚则如金。另外,急黄患者还可出现壮热神昏,衄血吐血等症。
中医如何退黄
医圣张仲景在千年前就提出了“化湿邪,利小便”治疗黄疸的方法,至今仍被广大医师遵循。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其治疗作用可以说是直接与间接的结合。直接者,如清热解毒、清利湿热等,从而达到直接抑制黄疸;间接者,如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即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改善被干扰和破坏的生理状态,提高生命活动的整体质量,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培固正气,达到促进黄疸消退的目的。湿热者当清热化湿;寒湿应健脾温化;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者,又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利小便,主要通过淡渗利湿达到退黄的目的。
阳黄患者除表现为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外,一般会伴有右胁疼痛,壮热口渴,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短少,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对于此证,应治以清热利湿,通腑化瘀。一般以茵陈蒿汤加减。茵陈蒿汤为中医经典古籍《金匮要略》中的名方。具体组成为“茵陈蒿六两(12g),栀子十四枚(9g),大黄二两(9g)”。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此方可降低患者转氨酶,保护肝细胞,并且具有一定抑制肝炎病毒的作用。
阴黄患者一般表现为黄色晦暗,或如烟熏,可伴有右胁疼痛,纳少脘闷,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此时患者主要是寒湿为患,治以温中化湿,健脾利胆,以茵陈术附汤加减。组成:茵陈3g,白术6g,附子1.5g,干姜1.5g,甘草(炙)3g,肉桂(去皮)1g。此方中附子有一定的毒性,应遵循医嘱久煎,以防中毒。
急黄患者起病急骤,病势复杂,黄疸会迅速加深,身目呈深黄色,有的重症患者甚至黄色如金,一般伴有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甚至嗜睡昏迷,或见衄血便血,皮下紫斑,尿少便结。患者舌质一般呈红绛色,苔黄褐干燥,脉弦大或洪大。此时,在西医保肝降酶、调节免疫力等基础治疗上,以中药犀角散清热解毒,凉营开窍,可加速黄疸的消退,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中西合璧抗病毒
抗病毒治疗在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一直被予以众多关注。抗病毒药物随着人类对肝炎病毒认识的加深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但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出现变异,并具有耐药性。中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由于其成分复杂,使病毒对药物的耐药性程度大大降低。中草药具有抗肝炎病毒的作用,这点已经被证实,如苦参、叶下珠、白花蛇舌草、虎杖、土茯苓、板蓝根、贯众等。不过,目前尚未有中药能完全代替西药的抗病毒作用。但中医药在减轻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避免其耐药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防患于未然
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要保护肝脏。积极抗肝纤维化治疗是防止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关键环节。这点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中医中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冬虫夏草不但能够强身健体,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也有治疗作用。小柴胡汤本为和解少阳之剂,但其亦能改善肝功能及防治肝纤维化。中成药如三七片、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同时阻止和延缓肝纤维化进展,防止肝硬化的发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06年制订的《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对已经临床应用的中成药进行了梳理,被推荐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及经验方主要有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强肝胶囊(丸)、复方861合剂、苦参素胶囊。
增强人体正气
中医治疗原则是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平衡阴阳,并因时、因地、因人治宜。中医的“扶正”与西医医学所说的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机体遭受到邪毒——肝炎病毒侵袭时,适当应用中药可增强机体正气。现代研究表明,中草药在治疗肝炎患者免疫力低下的问题上有着明显改善的作用。补益气血的药物黄芪、当归、人参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如黄芪是一味益气健脾的中药,其可以通过调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肝功能,同时阻止和延缓肝纤维化进展。肝病患者常用的复方甘草酸苷不但抗炎、保肝、降酶,还能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缓解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在为众多病毒性肝炎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其不良反应的影响也随之出现。而中医药的加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减少抗病毒药物所带来的影响。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体重减轻、脱发、抑郁,骨髓抑制致血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偶可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等。患者在进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辨证服用中药,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和改善此类症状,还可以提高干扰素的治疗疗效。如中医名方小柴胡汤在改善患者肌肉痛、头痛、失眠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并且,小柴胡汤具有升高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作用,还可提高转氨酶的恢复率。血清中的HBeAg、HBeAb的转换得到了提高,减轻了干扰素使用所带来的常见不良反应,使患者对干扰素的耐受性、依从性等多方面得到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