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在于正邪相搏。气机阻滞则血液运行不顺畅,逐渐成为瘀血,瘀血停滞于肠道,聚集成块,发为肠道息肉。或外感湿热之邪,或因平素偏嗜肥甘厚腻,湿热邪气困阻脾胃,使脾胃运化食物的功能出现了异常,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内生湿热,湿热郁积于肠道,气机郁滞,气不行则血不行,血行不畅,瘀血乃生,湿热瘀互结,发为肠道息肉。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在于正邪相搏。正如《黄帝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人体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长期临床中发现,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邪毒及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密切相关。
六淫邪气或邪毒损伤脾胃肠腑之正气,正不胜邪,邪气盘踞于体内,时间久了不仅耗伤人体的正气,并且会导致人体气机失调。“气为血之帅”,“气”统领、引导血液运行到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发挥其功能。正气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机阻滞则血液运行不顺畅,逐渐成为瘀血,瘀血停滞于肠道,聚集成块,发为肠道息肉。或外感湿热之邪,或因平素偏嗜肥甘厚腻,湿热邪气困阻脾胃,使脾胃运化食物的功能出现了异常,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内生湿热,湿热郁积于肠道,气机郁滞,气不行则血不行,血行不畅,瘀血乃生,湿热瘀互结,发为肠道息肉。
肝主持调畅人的情志,情绪与肝脏密切相关。若情志失调,易导致肝气郁结不畅,气机阻滞则又会导致无力推动血行,血液阻滞于肠道脉络,日久成瘀,谓之气滞血瘀,也可发为肠道息肉。
久病伤正,或正气本虚,或年老体虚,正气不足以祛邪,邪气留着肠道,日久损伤脾胃。脾主运化,包括谷物、水液。脾健运失司,水液不能被运化、输布,积聚不散渐成痰浊,痰浊内停,阻滞气机,血脉瘀阻,久而成病。
综上所述,本病的发病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虚,标实为各种病因导致息肉的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