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瘀”的含义有以下4方面。①血结不行为瘀。血行于脉中,本当流通无滞,但若因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血液积结不行,是为瘀。②血行不畅为瘀。血当畅行,但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畅行脉络,即血流受阻,血行迟滞,亦为瘀。此时之瘀乃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一种病理状态。③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既离经,停积于局部,已于机体无益而反有害。《血证论》曰:“世谓血块为瘀,清血非瘀;黑色为瘀,鲜血非瘀;此论不确。盖血初离经,清血也,鲜血也,然即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④现代中医学研究过程中,人们对“瘀”又赋以新的含义,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一书中指出:“瘀这一概念中,除包括血的‘瘀’或‘瘀血’之外,当包括气的‘瘀’,即‘气瘀’或‘气滞’。”《气血论》也指出:“淤,非专指血瘀而言。凡有形之邪,阻塞络脉所致的证候,统可称为淤证。”此时瘀(或淤)的涵义颇广,但总以滞而不畅为根本环节。
目前较为通行的观点认为,凡离开经脉的血液,未能及时排除或消散,而停留于某一处,或血液运行受阻,壅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之内,呈凝滞状态,失去生理功能者,均属瘀血。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属于第二病因。
“瘀”之形成,重在血脉运行失常,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致血液运行不畅或血离脉管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形成。先天禀赋异常,肾阴阳亏虚,导致心、肺、脾、肝功能下降,在心则主血脉失常,在肺则主宣发肃降无能,在肝则主疏泄及藏血功能无权,在脾则主运化和统血异常,诸此皆可致脏腑气机功能下降,血脉运行失常而生瘀血。此外,先天体质偏颇,特别是“血瘀质”“气郁质”均可致“瘀病”的发生。外感六淫皆可导致气血运行失畅而成瘀证。风邪侵袭最易导致肝之疏泄功能失常使气血逆乱而成血瘀,临床上风邪多兼夹他邪侵犯人体,即寒、湿、燥、热(火)诸邪多依附于风邪侵袭,而致人体气血失和,血脉滞涩;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寒邪侵袭人体,易使气血凝结阻滞,运行不畅,同时使经脉收引拘挛涩滞,而致血瘀或加重原有的血瘀证候;暑性炎热、升散,其火热之性易伤血络而致血溢,又其升散之性易耗气伤津,致气阴两虚而血脉瘀滞。湿属阴邪,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运行失常,血脉运行不畅致血瘀,且湿易伤阳气,致阳气推动无力而血瘀。同时湿邪易损脾阳,而使脾阳不振,一则脾不统血而血溢,二则脾不运化而气血生化无权,气行无力,脉道失充而血瘀。此外,湿性的重浊黏滞之性,其留滞可阻碍机体气血运行,而生血瘀。燥性干涩,最易耗伤人体津液,造成津血亏虚,血行不畅而血瘀。火(热)为阳盛所生,最易动血,既可加速血行,又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各种血溢之症。火又易动风耗气伤津,而致阴血劫耗,气阴双亏,血脉运行无力而瘀滞;其次血受热邪煎熬浓缩,亦可凝聚而成瘀血。长期情志过极或不遂刺激,皆可损伤五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使人体脏腑阴阳平衡失调,气血逆乱,而变生血瘀。饮食不节,嗜食肥甘、饮酒吸烟无度均可损伤中焦脾胃,致脾胃运化失健,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反生痰湿之邪,阻塞经脉,脉道不利,影响气血运行而致血瘀。烟草属于有毒、苦辛气热之物,长期吸烟,易损害肺、心、肝,导致肺失治节,百脉不朝,心气血暗耗,肝失疏泄,气机不利,从而致生瘀血;酒乃辛热升散之剂,长期饮酒或嗜酒成癖者,易化火生热,损伤血脉,影响血行而致瘀血。此外,摄盐过量也是导致血瘀的重要原因,因盐为咸苦涩之品,咸走血入肾,苦入心,长期过食咸味,则损害心、肾,殃及血脉而致血瘀,正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曰:“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此五味之所伤也。”过劳或过逸皆可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功能紊乱。过劳则伤气,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血行缓慢而形成瘀血;过逸也易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血脉不活,产生血瘀之证;年老体衰或久病体虚,气血虚而运行无力,致血行不畅,日久必生血瘀;或因肝肾阴虚,精血化源枯竭,血虚失养,脉失所充,脉道拘急挛缩,血行瘀阻;或阴津亏虚,致阴虚火旺,灼伤脉络而出血;外伤、跌仆等造成脉络损伤而体内出血,离经之血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蓄积体内形成瘀血;非外伤的各种出血及止血不当而使离经之血阻于脉内,皆能成为瘀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