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伤寒贯珠集】
仲景既详桂枝之用,后申桂枝之禁,曰桂枝本为解肌,而不可用以发汗。解肌者,解散肌表之邪,与麻黄之发汗不同。故惟中风发热、脉浮缓、自汗出者为宜。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则是太阳麻黄汤证,设误与桂枝,必致汗不出而烦躁,甚则斑黄、狂乱,无所不至矣。此桂枝汤之大禁也,故曰: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仲景叮咛之意至矣!
【白话解】
仲景既详细论述桂枝汤的适应证,又说明了它的禁忌证,言“桂枝本为解肌”,而不能将其用来发汗解表。解肌,是发散肌表的邪气,这与麻黄汤的发汗解表不同,所以只有发热、脉浮缓、自汗出的太阳中风证才适宜使用。如果病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则是太阳麻黄汤证,如果错误地投以桂枝汤,定会导致汗不出而烦躁,甚至出现斑黄、狂乱等一系列重证表现。这是使用桂枝汤的重要禁忌,故而《伤寒论》中说:“不可与也。”应当牢记于此,不能犯此错误,这是仲景对后人的叮嘱之意!
【伤寒论原文】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伤寒贯珠集】
本草云:酒性热而善上,又忌诸甜物。饮酒之人,甘味积中而热气时上,故虽有桂枝证,不得服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而桂枝汤味甘,能增满而致呕,亦一大禁也。
【白话解】
古代本草类书籍记载:酒,性热而有上行的特点,而且忌食甜物。饮酒的人,甘味积于中焦而热气上蒸。因此,虽有桂枝汤证的表现,也不能服用桂枝汤,误服则可能出现呕吐,因为嗜酒的人不能用甘味药,而桂枝汤味甘,能增湿助满,而致上逆作呕,这亦是桂枝汤的一大禁忌。
【伤寒论原文】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伤寒贯珠集】
凡服桂枝汤吐者,不必尽是酒客,此其脾胃素有湿热蕴蓄。可知桂枝汤,其甘足以酿湿,其温足以助热。设误服之而致吐,其湿热之积,上攻肺中,与表之邪风相得,蒸郁不解,发为肺痈,咳吐脓血,势有必至者矣。仲景因酒客,复申其说如此。
【白话解】
凡服用桂枝汤后出现呕吐之人,不必都是酒客,此是平素脾胃湿热内蕴者。桂枝汤味甘可以酿湿,性温可以助热。假如误服桂枝汤而导致呕吐,湿热积聚中焦,上攻于肺,并与在表之邪风相合,热蒸湿郁不解,定会发为肺痈之咳吐脓血。仲景以嗜酒的人为例,反复阐明其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