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桂枝汤后证治六条

服桂枝汤后证治六条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用桂枝汤后,虽大汗出但病邪不解,此属原文“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也”之意。若脉象洪大,则提示邪气仍然较重,故宜再服桂枝汤。服桂枝汤后,出现大汗出、脉洪大之症与上条相同,而又有严重的心烦、口渴不解之症,则是病邪离太阳之表而入阳明之里的缘故。因此,应当治以甘辛药物解表,以甘寒的药物清热养阴。却反给予桂枝汤治疗,则解表而失于治里,导致四肢厥逆的不良后果。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伤寒贯珠集】

太阳病与桂枝汤,于法为当矣。乃初服之,反加烦热而不解者,阳邪痹于阳而不去也。风池、风府,阳维之会。阳维者,诸阳之所维,刺之所以通阳痹。痹通,然后与桂枝,取汗则愈,此仲景法中之法也。

【白话解】

太阳病用桂枝汤治疗,于治法来讲是恰当的。可是初次服用桂枝汤后,病邪非但不解,却反增烦热之症,此为阳邪痹阻阳经不去所致。风池、风府,是阳维脉交会之处。阳维脉,发挥维络诸多阳经的作用,针刺风池、风府能通阳散痹,痹阻通畅,然后给予桂枝汤,发汗解表而病愈,这是仲景法中有法之意。

【伤寒论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贯珠集】

服桂枝汤,汗虽大出而邪不去,所谓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也。若脉洪大,则邪犹甚,故宜更与桂枝。取汗如前法者,如啜热稀粥,温覆取汗之法也。若其人病形如疟,而一日再发,则正气内胜,邪气欲退之征。设得汗出,其邪必从表解。然非重剂所可发者,桂枝二麻黄一汤,以助正而兼散邪,而又约小其制,乃太阳发汗之轻剂也。

【白话解】

服用桂枝汤后,虽大汗出但病邪不解,此属原文“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也”之意。若脉象洪大,则提示邪气仍然较重,故宜再服桂枝汤。取汗如前法,是指像前面提到的喝热稀粥,多加衣被保温发汗。若患者出现类似疟病的症状,且一天发作两次,则是正气内胜,邪气将退之征。若得以汗出,则病邪随汗外泄而病解。可是这种病情并非发汗峻剂所能治疗,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既扶正又祛邪,且又减少其药物剂量,此乃是发汗的轻剂。

【伤寒论原文】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论见前

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 大枣五枚,擘 炙甘草 芍药 生姜各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伤寒论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与上条同,而大烦渴不解,则其邪去表而之里,不在太阳之经,而入阳明之腑矣。阳明者,两阳之交,而津液之腑也。邪气入之,足以增热气而耗津液,是以大烦渴不解。方用石膏,辛甘大寒,直清胃热为君,而以知母之咸寒佐之;人参、甘草、粳米之甘,则以之救津液之虚,抑以制石膏之悍也。曰白虎者,盖取金气彻热之义云耳。

【白话解】

服桂枝汤后,出现大汗出、脉洪大之症与上条相同,而又有严重的心烦、口渴不解之症,则是病邪离太阳之表而入阳明之里的缘故。阳明,是两阳相交之处、津液所在之腑。邪入阳明,足能助热伤津。因此,心烦、口渴而不解。方中用辛甘大寒的石膏为君,以清泄胃热,而以咸寒的知母佐助;甘味的人参、甘草、粳米以补亏虚的津液,且制约石膏过于寒凉的剽悍之性。名曰白虎,是取其西方凛冽之金气能够消除热气之意。

【伤寒论原文】

白虎加人参汤方

人参三两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石膏一斤,碎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原文】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邪在表也。心下满微痛,饮在里也。此表间之邪,与心下之饮,相得不解,是以发之而不从表出,夺之而不从下出也。夫表邪挟饮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饮,而后表可解。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则不欲散邪于表,而但逐饮于里,饮去则不特满痛除,而表邪无附,亦自解矣。

【白话解】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提示邪气在表。心下满微痛,为水饮停留在体内。这是在表的邪气与在里之水饮相结不解之故,所以采用发表的治法不能使邪气从表而出,采用攻下的治法不能使邪气从下而出。对于表邪挟水饮病证的治疗,不可以先解表,而要先祛水饮而后表可解。桂枝汤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其目的不在外散表邪,而只是内逐水饮,水饮去不仅胀满、疼痛自除,且表邪无所依附也可自解。

【伤寒论原文】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伤寒贯珠集】

于桂枝汤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依前法煮服,小便利即愈。

【白话解】

本方于桂枝汤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其余依照以前的方法煎煮、服用,小便通利即可痊愈。

【伤寒论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脉浮,自汗出,微恶寒者,虽伤于寒而表不实,乃桂枝汤证也,然小便数,心烦,脚挛急,则阴虚而里热矣。是当以甘辛攻表,而以甘寒顾里。乃反与桂枝汤,治表而遗里,宜其得之而便厥也。咽中干,烦躁吐逆,皆阴虚阳逆之象。设非以温药徒攻其表,何至此哉?夫既阴虚于下,而又阳逆于上,则必先复阳气,而后复阴气,故作甘草干姜汤,甘辛复阳之剂,阳复则厥愈而足温矣。更作芍药甘草汤,甘酸复阴之剂,阴生则两脚自伸矣。阴阳既复,而或胃气有未和,因而谵语者,则少与调胃承气汤,以和其胃,胃和则谵语止矣。盖甘草、干姜,固足以救虚阳之逆,而亦能伤胃气之和,此咸寒调胃之法,不得不斡旋于阴阳既复之后也。若重发汗,复加烧针,是逆而再逆,其厥逆之象,必有加于前。而补救之法,必非甘草、干姜所能胜任者矣,四逆汤,甘辛大热,乃克复阳气之大药也。此条前后用药,温凉补泻,绝不相谋,而适以相济。非深造自得,卓有成见者,乌能及此。

【白话解】

脉浮,自汗出,微恶寒者,是伤于风寒之邪而腠理疏松,此乃桂枝汤证,而小便数、心烦、小腿拘挛是由阴虚内热所致。因此,应当治以甘辛药物解表,以甘寒的药物清热养阴。却反给予桂枝汤治疗,则解表而失于治里,导致四肢厥逆的不良后果。咽干、烦躁、吐逆,皆属阴虚于下,阳逆于上所致。假如不是只以温热性的药物发表散邪,怎能导致如此的后果?既有阴虚失于濡养于下,又有阳虚气逆于上,故要先恢复阳气,而后恢复阴液,与甘草干姜汤,辛甘化阳以复阳气,阳气恢复则厥愈足温。再予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之剂以滋生阴液,阴液化生则两腿自伸。阴阳恢复,如果胃有邪热致胃气不和而出现谵语者,则少予调胃承气汤以调和胃气,胃气和降则谵语自止。甘草、干姜,虽能温中复阳救治上逆之虚阳,但温热之性易助长邪热也能损伤胃气的和降,故用此咸寒调和胃气,且此斡旋之法应在阴阳恢复之后才能使用。若发汗太过,又用烧针治疗,反复使用错误的治法,则四肢厥逆会更加严重。治疗之法,则非甘草、干姜温中复阳所能胜任,而应用甘辛大热的四逆汤,此方乃是回阳救逆之主方。本条前后用药,温凉补泻,互不抵消其功用,恰好互相为用。如果不是造诣深厚、卓有成见之人,哪能达到如此水平。

【伤寒论原文】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咀,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原文】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伤寒贯珠集】

此即前条之意,而设为问答,以明所以增剧,及所以病愈之故。然中间语意殊无伦次,此岂后人之文耶?昔人读《考工记》谓不类于周官,余于此条亦云。成氏云:阳旦,桂枝汤别名。

【白话解】

本条所述为前条之意,但以问答的形式非常明了地论述了病情加剧以及病愈的原因。然而本条中间的几句内容却语无伦次,难道是后人所添加之文?前人读《考工记》后认为不像是周官所言,吾对此条亦认为如此。成氏(无己)言:阳旦,是桂枝汤的别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