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后诸变证治八条

下后诸变证治八条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条详细论述了结胸的成因及太阳病误下后的诸多变证。太阳病误下后,未出现结胸、下利等诸多变证,只见微喘,可知其人里尚未病,但表邪仍未解,胸中气机因而不利。目的是为救助损伤的正气,而引欲出之邪气外散。伤寒下后,其邪有并归一处者,如结胸下利诸候是也;有散漫一身者,如此条所云诸证是也。外感病误下后,病邪停滞部位有归于一处的,如结胸、下利等证;有病邪弥漫周身的,如本条所论述的诸证。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伤寒贯珠集】

此因结胸,而并详太阳误下诸变。谓脉促为阳盛,而不结于胸,则必无下利痞满之变,其邪将从外解。若脉浮者,下后邪已入里而犹在阳分,则必作结胸矣。脉紧者,太阳之邪传入少阴之络,故必咽痛,所为脉紧者属少阴,又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咽痛,不可内食是也。脉弦者,太阳之邪传入少阳之经,故必两胁拘急,所为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其脉循胁络于耳故也。脉细为气少,数为阳脉,气不足而阳有余,乃邪盛于上也,故头痛未止。脉沉为在里,紧为寒脉,邪入里而正不容,则内为格拒,故必欲呕。脉沉滑者,热胜而在下也,故协热利。脉浮滑者,阳胜而阴伤也,故必下血。经曰:不宜下而更攻之,诸变不可胜数,此之谓也。已下并太阳下后之证,而或胸满,或喘,或烦惊谵语,或胁痛发黄,是结胸、痞满、烦躁、下利外,尚有种种诸变如此。

【白话解】

本条详细论述了结胸的成因及太阳病误下后的诸多变证。所言脉促为阳热邪盛,且邪不结在胸,故无下利、痞满等变证,则病邪可从外解。若脉浮,表明误下后邪气虽已入里,但仍在阳分,则必发为结胸证。若脉紧,表明太阳经的邪气传入少阴之络,必有咽痛的症状,因为脉紧为病属少阴,又有邪气侵犯足少阴之络,必使人出现咽痛,以致不能进食的情况。若脉弦,是由于太阳经的邪气传入少阳经,故有两胁拘急不舒的症状,出现尺、寸部皆见弦脉的情况,为少阳经受邪,因其经脉循胁、络耳的缘故。脉细代表气少,脉数则属阳,表明正气不足且阳热有余,因邪气亢盛在上,故有头痛不止的症状。脉沉为邪气在里,脉紧则为寒邪侵袭,邪气入里而正气与之相争,则在里的正气格拒寒邪,故必见欲呕之症状。脉象沉滑,是为邪热亢盛而部位偏下,故见协热下利。脉象浮滑,是由于阳邪亢盛而损伤阴络,故必见下血。《伤寒例》曰:“(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就是这个意思。攻下后以及太阳病误下后发生的变证,或见胸满,或见喘,或见烦惊谵语,或见胁痛发黄,说明除结胸、痞满、烦躁、下利等证之外,尚有如此种种变证。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阳邪被抑,不复浮盛于表,亦未结聚于里,故其胸满,其脉促。促者,数而时一止也。夫促为阳脉,胸中为阳之府,脉促胸满,则虽误下,而邪气仍在阳分。故以桂、甘、姜、枣甘辛温药,从阳引而去之。去芍药者,恐酸寒气味,足以留胸中之邪,且夺桂枝之性也。若微恶寒者,其人阳不足,必加附子,以助阳气而逐阳邪。设徒与前法,则药不及病,虽病不增剧,亦必无济矣。

【白话解】

阳邪被遏阻,不再浮盛于表,也尚未结聚于里,故产生胸满、脉促的症状。脉促,是指脉来数而时有一止。促脉属阳脉,胸中为阳府,见脉促、胸满,表明虽经误下,但邪气仍在阳分。故用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这类甘辛温药,引邪气从阳分发散。去掉芍药,因惟恐其性寒味酸,足以使邪气滞留胸中,并且抑制桂枝的辛温发散之性。若有微恶寒的症状,表明病人的阳气不足,必加附子温扶阳气而祛阳邪。若只以前法治之,则药轻病重,虽不使病情加重,也无济于事。

【伤寒论原文】

桂枝去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佳。

【伤寒贯珠集】

太阳误下,无结胸下利诸变,而但微喘,知其里未受病,而其表犹未解,胸中之气,为之不利也。故与桂枝汤解表散邪,加厚朴、杏仁,下气定喘。然喘之为病,所关非细,而误下之后,其变实多。仲景此条,盖可以互证,而难以独引,亦如太阳病,脉浮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之文也,学者辨诸。

【白话解】

太阳病误下后,未出现结胸、下利等诸多变证,只见微喘,可知其人里尚未病,但表邪仍未解,胸中气机因而不利。故以桂枝汤解表散邪,加厚朴、杏仁降气定喘。然而喘这种病证,并非小事,而误下之后,其变证很多。仲景所举此条,可以相互参照印证,并非下后一见喘证即用本方治疗,亦如“太阳病,脉浮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之文一样需跟其他条文相参照,学者应当明辨各条文的精神。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伤寒贯珠集】

病在太阳,而反下之,正气遂虚,邪气则陷,乃其气反上冲者,阳邪被抑而复扬,仍欲出而之表也。故可与桂枝汤,从阳引而去之,因其轻而扬之之意也。用前法者,即啜热稀粥,以助药力之法,盖欲以救被伤之气,而引欲出之邪耳。若不上冲者,邪已内陷,不复外攻,当随脉证而调其内,不可更以桂枝攻其表也。

【白话解】

病在太阳经,却反用下法,使正气亏虚,邪气乘虚内陷,导致气机反而向上冲逆,阳热之邪被阻抑后反而上逆,这是邪气仍欲从表出之征。故可用桂枝汤,引邪从阳位发散,这是“因其轻而扬之”的治法。用前法的意思,是指喝热稀粥以辅助药力的方法。目的是为救助损伤的正气,而引欲出之邪气外散。若没有气上冲的症状,表明邪气已经内陷,不再欲从外出,此时当依据脉证而调和里气,不可再用桂枝汤外散表邪。

【伤寒论原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伤寒下后,其邪有并归一处者,如结胸下利诸候是也;有散漫一身者,如此条所云诸证是也。胸满者,邪痹于上,小便不利者,邪痹于下。烦惊者,邪动于心;谵语者,邪结于胃,此病之在里者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筋脉骨肉,并受其邪,此病之在表者也。夫合表里上下而为病者,必兼阴阳合散以为治。方用柴胡、桂枝以解其外而除身重,龙蛎、铅丹以镇其内而止烦惊,大黄以和胃气止谵语,茯苓以泄膀胱利小便,人参、姜、枣,益气养营卫,以为驱除邪气之本也。如是表里虚实,泛应曲当,而错杂之邪,庶几尽解耳。

【白话解】

外感病误下后,病邪停滞部位有归于一处的,如结胸、下利等证;有病邪弥漫周身的,如本条所论述的诸证。胸满是因为邪气痹阻上焦,小便不利是因为邪气阻滞在下焦。烦惊是由于邪气扰动心神;谵语是由于邪气内结在胃,这些症状都表明病邪在里。出现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的症状,表明筋脉骨肉皆已受邪,说明邪气在表。若表里上下都受邪为病,那么应该采用外散邪气、内和阴阳之法治疗。方用柴胡、桂枝外解表邪而除身重,龙骨、牡蛎、铅丹镇惊安神而止烦惊,用大黄来泻热和胃而止谵语,用茯苓渗泄膀胱以利小便,还要用人参、生姜、大枣益中气养营卫,这是能祛邪外出的根本。本证的治法表里虚实兼顾,可以广泛适应于其他病证,无不恰当,而错综复杂的邪气,由此几乎能被全部去除了。

【伤寒论原文】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半夏二合洗 柴胡四两 人参 龙骨 铅丹 牡蛎熬 茯苓 桂枝 生姜各一两半 大枣六枚 大黄二两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原文】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贯珠集】

病六七日,脉浮不去,恶风寒不除,其邪犹在表也。医反二三下之,胃气重伤,邪气入里,则不能食而胁下满痛,且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所以然者,其人脉迟弱而不数,手足温而不热,为太阴本自有湿,而热又入之,相得不解,交蒸互郁,而面目身体悉黄矣。颈项强者,湿痹于上也。胁下满痛者,湿聚于中也。小便难者,湿不下走也,皆与热相得之故也。医以其胁下满痛,与柴胡汤以解其邪,后必下重者,邪外解而湿下行,将欲作利也。设热湿并除,则汗液俱通而愈矣,何至下重哉?本渴而饮水呕者,《金匮》所谓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也。饮在心下,则食谷必哕,所谓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是也,岂小柴胡所能治哉?

【白话解】

外感病六七日,脉浮、恶风寒的症状仍在,说明邪气仍然在表。医生却屡用下法,胃气被重伤,邪气乘虚入里,则见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体发黄、颈项强直,小便难等症状。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病人脉迟弱但不数,手足温和但不热,表明太阴脾虚湿邪内生,而热邪入里,与湿相合不解,湿热相互熏蒸郁结,致使面目周身皆发黄。出现颈项强直的症状,表明湿邪痹阻在上焦。出现胁下满痛的症状,表明湿邪内聚在中焦。出现小便难的症状,表明湿邪不能从下焦出,以上种种皆因湿与热相结所致。医者见胁下满痛,便用柴胡汤和解祛邪,服药后出现肛门重坠的症状,是因邪气外散而湿邪下趋,这是将要下利之兆。假如湿热俱去,汗出通畅而病愈,怎至于出现肛门重坠的症状呢?病人本有口渴却饮水即呕,即是《金匮要略》所说的“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的情况。饮停心下,导致进食后定会哕逆,即是所谓“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的情况,怎是小柴胡汤能治疗的呢?

【伤寒论原文】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贯珠集】

下后成痞,与泻心汤,于法为当矣。乃痞不解,而其人口燥烦渴,小便不利者,此非痞也,乃热邪与水蓄而不行也。水蓄不行,则土失其润而口燥烦渴,下迷其道而小便不利,泻心汤不中与矣。五苓散散水泄热,使小便利,则痞与烦渴俱止耳。

【白话解】

攻下后出现痞证,以泻心汤治疗,在治法上是恰当的。但下后痞证不除,且病人出现了心烦口渴、小便不利的症状,表明这不属痞证,乃因邪热与水饮相结,停蓄而不能下行所致。若水饮停蓄不行,则胃土失于濡润,可见口燥、烦渴的症状;水热停聚阻塞下焦水道故而小便不利,此非泻心汤所能治疗。五苓散具有散水泄热之功,可使小便通利,则痞证及心烦、口渴的症状均能解除。

【伤寒论原文】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伤寒贯珠集】

此与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条大同,虽汗下不同,其为邪入肺中则一,故其治亦同。

【白话解】

本条与“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的条文之意大致相同,虽然汗下两法不同,但二者均为邪热壅肺所致,故其治法亦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