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里虚实生死之辨九条

表里虚实生死之辨九条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则日晡所不当发热,而反发热者,知里亦成实也,是为表里错杂之候。浮而紧,阳明表里之脉然也。以上诸症,皆是邪气入里未聚成实之证。应予栀子豉汤以清透胸中邪热,亦高者因而越之之意。邪气盛的病证,称为实证;精气血津液损伤的病证,称为虚证。正气耗伤,则言语不多,只是重复叨念平时心中的琐事,将其称为重语。汗多复汗,阳气重伤,而邪复不解,为谵语而脉短。脉象平和,表明邪气虽盛,但正气未衰,仍与邪争,故其病可治。

【伤寒论原文】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贯珠集】

烦热,热而烦也,是为在里。里则虽汗出不当解,而反解者,知表犹有邪也。如疟者,寒热往来,如疟之状,是为在表。表则日晡所不当发热,而反发热者,知里亦成实也,是为表里错杂之候。故必审其脉之浮沉,定其邪之所在,而后从而治之。若脉实者,知气居于里,故可下之,使从里出。脉浮而虚者,知气居于表,故可汗之,使从表出。而下药宜大承气汤,汗药宜桂枝汤,则天然不易之法矣。

【白话解】

烦热,因热而烦,为病邪在里。邪气在里即使汗出邪不应解,今反而病解者,则知表仍有邪气。如疟者是指寒热交替往来之症状像疟疾,此亦说明邪气在表。邪气在表则日晡时不应发热,今反发热,表明里热成实,此为表里错杂的证候。因此,必须审视其脉象的浮沉变化,以明确邪气所在部位,然后确定其治法。如果脉象为实,可知邪气在里,则应攻下,使邪从里去。如脉虚浮,表明邪气浅居于表,应发其汗,使邪从表散。攻下的方剂宜大承气汤,发汗的方剂宜桂枝汤,此为确定的且不能改变的治疗大法。

【伤寒论原文】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下懊。舌上苔白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浮而紧,阳明表里之脉然也。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阳明入里之证然也。是为邪已入里,而气连于表,内外牵制,汗下俱碍。是以汗之而邪不能出于表,则躁,心愦愦然昏乱而谵语;火之而热且扰于中,则怵惕烦躁不得眠;下之而邪不尽于里,则胃气徒虚,客气内动,心中懊。若舌上苔白者,邪气盛于上焦,故与栀子豉汤,以越胸中之邪。所谓病在胸中,当须吐之是也。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则邪气不在上而在中。故以白虎加人参,以清胃热,益胃液,所谓热淫于内,治以甘寒也。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邪热不在上中,而独在下。故与猪苓汤,以利水泄热,兼滋阴气,所谓在下者,引而竭之也。

【白话解】

浮紧是阳明表里俱病的脉象。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是邪入阳明之里的证候特点。此为邪已入里,但仍留恋于表,表里相系,内外皆病,则汗下治法皆不宜应用。若辛温发汗,则邪不出表,出现躁扰不宁,心愦愦然昏乱而谵语;若用火法治疗则助热内扰,出现怵惕、烦躁不得眠;若攻下则里邪非但未尽,且伤胃气,邪气内动,心中懊。若见舌上白苔,为邪热盛于上焦,应予栀子豉汤,清透上焦郁热,吐越胸中之邪气。正所谓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如果渴欲饮水,口干舌燥,为邪气在中焦而不在上焦,故予白虎加人参汤以清胃热、养胃阴,正所谓热淫于内,治以甘寒。如果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为邪热在下焦而不在中上焦。故予猪苓汤以利水泄热,滋养阴液,正所谓在下者,引而竭之。

【伤寒论原文】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碎 泽泻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伤寒论原文】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小便故也。

【伤寒贯珠集】

上条于脉浮发热,渴而小便不利之证,既著猪苓汤之用矣;此条复示猪苓汤之戒,谓虽渴欲饮水,而汗出多者,则不可以猪苓利其小便。所以然者,汗之与溺,同出而异归者也。《灵枢》云: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故虽清浊不同,其为府中之液则一也。汗出既多,胃液已耗,而复以猪苓利之,是已燥而益燥也,故曰不可与猪苓汤。

【白话解】

上条所述脉浮发热、渴而小便不利的脉证是猪苓汤的适应证;本条所揭示的是其禁忌证,即渴欲饮水,而汗出多者,则不宜予猪苓汤以利小便。因为汗液与小便,化源相同,只不过排出方式不同罢了。《灵枢》云:“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虽然二者的清浊不同,但它们均为腑中津液所化生。汗出过多,则会耗伤胃液,若再投猪苓汤以利小便,则会更加伤阴化燥,故曰不可以与猪苓汤。”

【伤寒论原文】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阳明下后,其邪既不从里而出,又不因下而结。其外有热,手足温者,邪虽陷而未深也。心中懊,饥不能食者,热客胸中,而胃虚不能纳谷也。但头汗出者,胸中之热,熏蒸于上,而阳受邪气,复不能降而下行也。是为邪气入里,而未成聚之证。故宜栀子豉汤以彻胸中之邪,亦高者因而越之之意也。

【白话解】

阳明病,攻下后,邪气既不从里而出,又不因下而内结。肌表有热,手足皆温,提示邪气虽陷但内陷不深。邪热内扰胸中见心中懊,胃虚不纳,则饥不能食。胸中邪热上蒸,诸阳之会受邪,阴气不能降而下行,故见头汗出而身无汗。以上诸症,皆是邪气入里未聚成实之证。应予栀子豉汤以清透胸中邪热,亦高者因而越之之意。

【伤寒论原文】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伤寒贯珠集】

阳明者,津液之府也,热气入之,津为热迫,故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气内蒸而津不从之也。非阳明久虚之故,何致是哉?

【白话解】

阳明是化生津液之处,邪热入内,逼迫津液外泄,故多汗;今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为邪热内蒸致津液亏虚而无以外出所致。如果不是阳明内热日久耗伤津液之故,还有其他原因能够导致吗?

【伤寒论原文】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伤寒贯珠集】

实者,邪气盛也;虚者,精气夺也。邪盛则狂妄多言,变乱不测。正夺者,语不能多,惟平时心事,言讫复言而已,故曰重语。重,犹叠也。

【白话解】

邪气盛的病证,称为实证;精气血津液损伤的病证,称为虚证。邪气盛扰心则狂妄多语,产生各种变乱之症。正气耗伤,则言语不多,只是重复叨念平时心中的琐事,将其称为重语。重,即重叠、反复之意。

【伤寒论原文】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伤寒贯珠集】

直视谵语,为阴竭热盛之候,此为邪气日损,或阴气得守,犹或可治。若喘满,则邪内盛;或下利,则阴内泄,皆死证也。

【白话解】

直视、谵语,是热盛阴液枯竭所致,此时若邪气日益减轻,或者阴气得以固守,则病证尚有治愈的可能。若出现喘满,则邪热内盛,肺失宣降;或下利,则为阴液内泄,预后均较差。

【伤寒论原文】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伤寒贯珠集】

汗多复汗,阳气重伤,而邪复不解,为谵语而脉短。谵语为邪之盛,脉短为气之少,病盛胜脏,故死。脉自和者,邪气虽盛,而正气犹足相持,故得不死。

【白话解】

汗出过多,又发其汗,阳气随汗液外泄而损伤过多,而病邪不解,则谵语而脉短。谵语为邪气盛,脉短为阳气少,邪盛正衰,则其病凶险。脉象平和,表明邪气虽盛,但正气未衰,仍与邪争,故其病可治。

【伤寒论原文】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伤寒贯珠集】

申酉戌时,日晡时也。阳明潮热,发于日晡,阳明病解,亦于日晡,则申酉戌为阳明之时。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者,正气于是复也。

【白话解】

申、酉、戌三时,是日晡之时。阳明潮热,发于申、酉、戌时,阳明病解,也在此时,所以申、酉、戌三时是阳明经主令之时。阳明病发在此时,因邪气在此时而发;阳明病解亦在此时,因阳明正气来复亦在此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