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一条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一条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伤寒汗出,周身漐漐,人静不烦者,为已解;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往来寒热,心烦者,为未欲解。柴胡、桂枝用来解表邪;干姜、牡蛎用来散胸中之结聚;天花粉、黄芩用以清心除烦而解热止渴;炙甘草佐助柴胡、桂枝发散表邪,合黄芩、天花粉、干姜、牡蛎以治里。

【伤寒论原文】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王叔和本在太阳篇中,今移置此。

汗下之后,胸胁满微结者,邪聚于上也。小便不利,渴而不呕者,热胜于内也。伤寒汗出,周身漐漐,人静不烦者,为已解;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往来寒热,心烦者,为未欲解。夫邪聚于上,热胜于内,而表复不解,是必合表里以为治。柴胡、桂枝,以解在外之邪;干姜、牡蛎,以散胸中之结;栝蒌根、黄芩,除心烦而解热渴;炙甘草佐柴胡、桂枝以发散,合芩、栝蒌、姜、蛎以和里。为三表七里之法也。

【白话解】

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本条在太阳病篇,现移至此处。

经汗、下治疗之后,胸胁满闷且有轻微的支撑结聚感觉者,为邪气结聚于上。小便不利、口渴而不呕吐的,为热邪盛于里。伤寒汗出,遍及全身,患者安静而不烦躁的,是病邪已解;仅头部有汗而身体无汗,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又有心烦的,是病仍未愈。若邪气聚于上,热邪盛于内,而表证仍不解的,这种情况必须表里同治。柴胡、桂枝用来解表邪;干姜、牡蛎用来散胸中之结聚;天花粉、黄芩用以清心除烦而解热止渴;炙甘草佐助柴胡、桂枝发散表邪,合黄芩、天花粉、干姜、牡蛎以治里。此方为三分治表七分治里之法。

【伤寒论原文】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黄芩三两 栝蒌根四两牡蛎三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