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辅市场存在的问题

教辅市场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辅市场的问题很多,编写、审校、印刷、发行、采购等等环节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只有少量教辅的销售是由读者自由选购,多数教辅的销售是由学校或教育系统的统一征订。总体来说,无论是大征订还是小征订,都属于“代购”,采购主体与使用主体不统一,别人做主,学生买单。不是说每一笔代购都有问题,而是这种制度本身就有缺陷,因而在操作中容易漏洞百出,现实中屡禁不止的系统目录和愈演愈烈的高码低折就是明证。
教辅市场存在的问题_2013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报告:教辅管理研究

教辅市场的问题很多,编写、审校、印刷、发行、采购等等环节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两个环节,一是产品环节,二是销售与采购环节。

产品环节的问题,一是教辅品种过多,二是大量平庸劣质产品存在。

品种过多的原因,一是教材版本众多,二是教辅策划和出版机构众多。一个套系要出全所有版本,就有上千种书。品种过多会增加人们的选择成本,但它也是市场繁荣的一种表现,读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产品越多,竞争越充分,对读者越有利。仅品种较多并不足以造成社会问题。

大量平庸劣质的教辅存在,确实是市场的负担。对此,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可以严格质检,加大处罚;二是对于产品的好坏,读者也是能辨别的,市场竞争可以逐步优胜劣汰。关键问题在于,有人强迫或利诱学校购买一些质量不高的产品,这样就有问题了。因此,销售与采购环节至关重要。

目前,只有少量教辅的销售是由读者自由选购,多数教辅的销售是由学校或教育系统的统一征订。具体来说,教辅销售有三种模式:大征订、小征订和市场零售,每种销售模式都有不同的特点(见表2)。

表2 不同教辅销售模式的特点

大征订又称系统征订,是通过省教育系统或新华书店的教辅推荐目录、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实现的大批量的统一订购。它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多是先有订单后生产,没有退货、库存等经营风险。大征订实现的销售量巨大,动辄一个地区(县)甚至全省,可达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码洋,义教阶段纳入学校一费制收费。

小征订又称学校团购,由部分直销人员或当地书店通过学校或老师推荐实现的小批量的统一征订。其中也存在一些强制因素,不属于一费制范畴。

市场零售是由读者自由选购。经过几十年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产品多是质量比较优秀的。价格方面,因为由读者自由采购,价格高了没人买,因此价格不会太高;但零售又面临着库存、退货和坏账等经营风险,价格也不可能像大征订类产品(多是先有订单后生产,基本无库存、退货)那么低。

应该说,市场零售类教辅基本不存在什么社会问题,可以交由市场优胜劣汰。真正的问题,存在于统一采购的大征订和小征订中。究其根源,在于一些权利与利益因素介入了教辅的销售和采购,将一些质量平庸的、过量的教辅塞进了学生的书包。

大征订的本意是为学生推荐优秀教辅,在平抑教辅价格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种种问题:一是产品质量平庸。能够列入推荐目录的产品很有限,竞争不充分,它们的编校质量还行,但理念和品质相对平庸。二是容易渗入地方保护、利益、关系因素,滋生腐败,产生垄断。当地系统征订会优先推荐(甚至完全限定在)当地出版系统或教育系统编写出版的产品。这其中,除了地方保护因素,还在于一些当地教育与出版系统结成利益共同体,双方共同主导当地市场。

七部委曾多次发文,禁止任何形式的教辅征订目录,但因涉及利益较大,各地屡禁不止,近年来还有加强的势头。

小征订直接面向学校,产品相比大征订更能适应市场需求,但它有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高码低折。这类教辅一般定价较高,给销售人员和采购人员一定的利益空间,学生则要以较高折扣甚至全价交费。这种做法抬高了学生的购书成本,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也败坏学校的教育风气。而且,因为有利益涉及其中,也造成采购的教辅质量良莠不齐。有些负责的学校会为学生采购价格适中、品质较好的产品;还有的则为一点回扣或贿赂,采购一些平庸甚至劣质的产品。

国家也曾多次发布文件,禁止学校强制学生购买推荐,但事实上很难禁止。原因有三:一是目前教育考评体系造成对教辅的实际需求;二是有些大征订统一采购的教辅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二是采购中的利益诱惑。

总体来说,无论是大征订还是小征订,都属于“代购”,采购主体与使用主体不统一,别人做主,学生买单。它们容易出现的问题,用经济学的一句话:“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益。”

不是说每一笔代购都有问题,而是这种制度本身就有缺陷,因而在操作中容易漏洞百出,现实中屡禁不止的系统目录和愈演愈烈的高码低折就是明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