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炎球菌脑膜炎

肺炎球菌脑膜炎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炎球菌脑膜炎多继发于肺炎球菌肺炎,或中耳炎、筛窦炎等,也可由颅脑损伤后直接感染,脑脊液鼻漏、先天性缺陷、脑膜旁感染病灶、儿童脾切除术后、宿主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脑脊液极度黏稠等是反复发作的诱因。文献报道,病死率30%~60%,远高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表现与特点与细菌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相似,病原菌培养结果可明确诊断。疗程不应少于2周。对青霉素耐药者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肺炎球菌脑膜炎多继发于肺炎球菌肺炎,或中耳炎、筛窦炎等,也可由颅脑损伤后直接感染,脑脊液鼻漏、先天性缺陷、脑膜旁感染病灶、儿童脾切除术后、宿主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脑脊液极度黏稠等是反复发作的诱因。本病呈散发,多见于冬、春季节, 2岁以下婴儿及老人多发,但成人亦不少见。文献报道,病死率30%~60%,远高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高龄、意识障碍、抽搐频繁者预后均差。临床表现与特点与细菌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相似,病原菌培养结果可明确诊断。

青霉素[保甲] 为首选用药。[用法用量] 剂量宜大,成人2000U/d;儿童按体重20万~40万U/(kg·d),分4~6次静脉滴注,但首剂宜大。待症状好转,脑脊液接近正常后,成人可改为800万U/d,持续用药至体温和脑脊液正常为止。疗程不应少于2周。

氯霉素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氯霉素。[用法用量] 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注意事项] 应密切注意抑制骨髓等不良反应。

对青霉素耐药者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如头孢曲松[保甲]2~3g/d;或头孢噻肟[保甲]4~6g/d(分3次)静脉滴注;或联合万古霉素[保乙]成人按每次125~500mg,每6小时1次,每日口服剂量不超过4g,疗程5~10d;小儿按体重10mg/kg,每6小时1次,疗程5~10d。

万古霉素[保乙,典] 用于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及不能使用其他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的感染。[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全身感染,成人每6小时7.5mg/kg,或每12小时15mg/kg。严重感染,可每日3~ 4g短期应用;新生儿(0~7d)首次15mg/kg,以后10mg/kg,每12小时给药1次;婴儿(7~30d)首次15mg/kg,以后10mg/kg,每8小时给药1次;儿童每次10mg/kg,每6小时给药1次。或每次20mg/kg,每12小时给药1次。[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可致严重肝肾和耳中毒(损害),新生儿、婴幼儿、孕妇、哺乳妇应权衡利弊;与氨基苷类合用对肠球菌有协同作用,但加重耳肾毒性作用。[制剂规格] 注射用万古霉素0.5g,1.0g。

去甲万古霉素[保乙] 适应证及不良反应等同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成人一日量0.8~1.6g,一次或分次给药。小儿一日量为16~24mg/kg,一次或分次给予。一般将1次量的药物先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到适量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滴注。如采用连续滴注给药,则可将一日量药物加到24h内所用的输液中给药。[制剂规格] 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0.4g(40万U,相当于万古霉素0.5g或50万U)。

利福平[保甲] 为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次选联合用药。[用法用量] 口服:0.6~1g/d,分2~3次,饭前1h服用。

美罗培南(倍能、美平、海正美特)[保乙] 为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用药。[用法用量] 成人0.5~1g/d,分2~3次,用0.9%氯化钠或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溶解成5mg/ml浓度,在0.5h滴注完毕,重症患者日剂量可增至2g,连用不超过2周。[制剂规格] 注射剂:0.5g,1g。

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泰能)[保乙] 药效及应用同“美罗培南”。[用法用量] 用量以亚胺培南计,根据病情,每次0.25~ 1g,溶媒同“美罗培南”,每日2~4次;中度感染每次1g,每日2次,均缓慢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为溶媒,以减轻疼痛。

加替沙星(澳莱克、天坤、万悦)[保乙] 第4代氟喹诺酮类,对青霉素过敏、耐药的肺炎球菌感染有良效。成人0.2~0.4g/d,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5~10d。其不良反应、禁忌证和注意事项同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等。[制剂规格] 每片含0.1g,0.2g, 0.4g;注射剂:每100ml含0.1g,0.2g,0.4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