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病是钩端螺旋体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综合征。属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患者皮肤与被污染的水源、土壤接触,钩体便进入人体致病。鼠和猪为主要钩体宿主,犬、牛、蛇、蛙、兔、鸡、鸭、鹅等均可能是中间宿主。病原学分离及血清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用药宜选用杀灭钩体的抗菌药物,减少器官损害及缩短病情。儿童按体重100~200mg/,分2~4次给药,最高剂量为300mg/。建议婴儿及儿童按体重20~80mg/,体重50kg及以上儿童按成人剂量试用。

本病是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综合征。属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流行。洪水和多雨季节易发病,俗称“打谷黄”“稻瘟病”。患者皮肤与被污染的水源、土壤接触,钩体便进入人体致病。鼠和猪为主要钩体宿主,犬、牛、蛇、蛙、兔、鸡、鸭、鹅等均可能是中间宿主。钩体在干燥环境下数分钟即可死亡,易被稀盐酸、漂白粉、煤酚皂、苯酚、肥皂水、0.5%氯白汞、紫外线及50~55℃温度0.5h内杀灭或灭活。其临床特点为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合并明显的腓肠肌疼痛。重者可并发肺出血、黄疸、脑膜炎合并肾衰。病原学分离及血清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诊断、休息且就地治疗。用药宜选用杀灭钩体的抗菌药物,减少器官损害及缩短病情。

青霉素[保甲] 首选治疗药物。[用法用量] 皮试阴性后肌内注射,成人80万~200万U/d,分3~4次给药;儿童按3万~6万U/(kg·d),分2~4次用。静脉滴注,成人首剂40万~80万U,以后120万~160万U/d,重症160万~240万U/d,极个别360万~2000万U/d,最高剂量达4000万U/d。儿童剂量20万~40万U/(kg·d),分4~6次加入适量5%葡萄糖液中间歇快速静脉滴注,输液中青霉素浓度为1万~4万U/ml,疗程7d,或体温正常后2~4d。谨慎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规格] 注射剂: 80万U,160万U。

氨苄西林[保甲] [用法用量] 皮试阴性后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成人4~8g,分2~4次给药;重症可增至12g/d,一日最高剂量为14g。儿童按体重100~200mg/(kg·d),分2~4次给药,最高剂量为300mg/(kg·d)。或遵医嘱。[制剂规格] 注射剂: 0.5g,1g,2g。

头孢曲松[保甲]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日一次,1~2g,危重病例或中等度敏感菌感染,试剂可增至4g/d。建议婴儿及儿童(15日-12岁)按体重20~80mg/(kg· d),体重50kg及以上儿童按成人剂量试用。疗程取决于病程。[制剂规格] 注射剂:0.25g,0.5g,1g,0.75g,1.5g,2g,3g,4g。

对青霉素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8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妇禁用)[保甲]、庆大霉素(慎用)[保甲]、红霉素[保甲]、氯霉素(孕妇、哺乳妇禁用)[保甲]等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