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一种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是神经系统常见多发病。脑卒中(stroke)通常指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是急性引起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症状、体征的临床事件,如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血栓形成及心脏或大血管栓子脱落引起脑动脉闭塞而导致脑梗死、高血压及脑部小动脉硬化引起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临床根据CVD起病急缓分为急性、慢性脑血管病两大类,脑卒中属急性脑血管病(还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小卒中、大卒中和静息性卒中),依据病理性质又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管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依据脑血管病的疾病状态及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即发作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但不足24h;脑卒中;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发病3周以内症状消失;进展性卒中和完全性卒中。慢性脑血管病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脑代谢及功能障碍,如血管性痴呆。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此处仅介绍临床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及其用药经典处方。
1.脑血管疾病治疗原则 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多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动脉硬化症表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1)基本治疗原则:在抢救病人生命的同时,力求及早确定卒中的类型及可能病因。
(2)急性期卒中病人处理程序分为以下几方面:①保持安静:发病后尽可能避免搬动和颠簸,就地抢救,就近就医;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的患者应侧卧位,防止误吸,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③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定时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和意识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脑疝引起的呼吸循环衰竭;④加强护理:定期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和肺感染、尿路感染;⑤昏迷和重症患者须注意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适当补液和鼻饲,补液不可过快,以防发生心功能不全,应用脱水药、利尿药应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⑥生命体征稳定后早期开始康复治疗。
2.脑血管疾病预防要点
(1)控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2)戒烟限酒(不酗酒)。
(3)控制超重和肥胖。
(4)低(限)盐、补钾、补钙、均衡营养饮食,少食肥甘油腻食品,多食蔬菜、水果、海鱼(鱼类),预防高血压和脑卒中。
(5)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如血黏滞度增高、聚集性和凝固性增强,可稀释、解聚和抗凝治疗,用B族维生素和叶酸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脑梗死。
(6)社会心理因素,加强疏导,注意自我心理协调和修养。
(7)加强一、二、三级预防,尽早发现、诊断、治疗脑卒中先兆病人,发病后采取阻止或减缓疾病进展的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程度,预防复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