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呈单侧分布的集簇性水疱及伴神经的皮肤病。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半月节及其中枢和周围分支引起的疱疹和疼痛。临床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入睡困难者有效。卡马西平[保甲/乙] 临床常用于抗癫、三叉神经痛;而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也有良效。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呈单侧分布的集簇性水疱及伴神经的皮肤病。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半月节及其中枢和周围分支引起的疱疹和疼痛。急性期出现难忍的疼痛,可伴有面瘫。一般发生疼痛4~5d后出现疱疹,在耳部、眼部、一侧肋间区域的带状疱疹多见,疱疹伴随不适可在数周后逐渐消失。老年通常出现顽固性疼痛。表现持续性灼痛,伴突发剧烈的疼痛。出现疱疹的皮肤区可有感觉过敏,对极轻的触觉刺激异常敏感,疼痛及热刺激阈增高。

治疗以抗病毒、消炎、止痛,局部对症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局部治疗以干燥、消炎为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喷昔洛韦乳膏。全身抗病毒药可选用阿昔洛韦口服或静脉滴注,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口服,疗程7~10d。疼痛明显者可口服罗通定、布洛芬等;神经营养药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皮损泛发严重者应加强支持疗法,防止并发细菌感染。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Aciclovir)[保甲] 首选药,可缩短出疹和疼痛的时间,但不阻止慢性疼痛的发生。[用法用量] 5%乳膏剂用于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白天每3小时1次,共7d,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孕妇慎用;局部应用可见暂时性的刺痛或烧灼感,偶见红斑、瘙痒、皮肤发干;静脉滴注,一次滴注时间≥1h。成人一日最高剂量按30mg/kg或1.5g/m2;小儿最高剂量按每8小时给药500mg/m2;口服,成人带状疱疹一次800mg,每日5次, 7~10d为1个疗程;儿童酌减。[不良反应] 参见伐昔洛韦。[制剂规格] 片剂:0.1g,0.2g,0.4g;咀嚼片:0.4g,0.8g;胶囊: 0.1g,0.2g;注射用阿昔洛韦:0.25g,0.5g;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每100ml含阿昔洛韦0.1g、氯化钠0.9g。

喷昔洛韦(夫坦、可由、Penciclovir)[保乙] [用法用量] 局部外用,成人每间隔2小时1次,连用4d,患部适量涂布。[制剂规格] 乳膏剂:0.1g/10g。

伐昔洛韦(Valaciclovir)[保乙] [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每次0.3g,每日2次,饭前空腹服用,连服7~10d。[不良反应] 偶有头晕、头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口渴、白细胞下降、蛋白尿及尿素氮轻度升高、皮肤瘙痒等。长期用药可见或偶有失眠、痤疮、月经紊乱。[制剂规格] 片剂:0.15g,0.3g。

辣椒碱软膏[保乙] 临床用于骨关节炎,其他慢性急性发作的关节炎或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病变的局部;亦试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未损伤皮肤患部外涂,有良效。[用法用量] 于疼痛的局部皮肤未破损处,取本软膏适量均匀涂抹,轻揉数分钟,促进辣椒素(碱)透入皮内,每日3~4次。[不良反应] 偶可发生皮疹、皮肤瘙痒、发红和刺痛。[制剂规格] 软膏剂:10g。

阿米替林(依那维)[保甲] 抗抑郁症用药。临床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入睡困难者有效。[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75mg,睡时服用。[制剂规格] 片剂:75mg。

氟奋乃静[保甲] 临床用于精神分裂症,现亦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入睡困难者。[用法用量] 睡前服1mg(1片),或每日3次。[制剂规格] 片剂:1mg。

卡马西平[保甲/乙] 临床常用于抗癫、三叉神经痛;而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也有良效。[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片剂100mg,每日1~3次,可酌情增量。若口服缓释片,则200~ 400mg/d。[制剂规格] 片剂:100mg,200mg,400mg;缓释片: 200mg,400m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